⒈ 谓弃尸于山沟水渠。
引《墨子·兼爱下》:“然即敢问:今岁有癘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既已众矣。”
汉班彪《王命论》:“夫饿饉流隶,飢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袭,担石之蓄,所愿不过一金,终於转死沟壑。”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鹿独戎马之閒,转死沟壑之际。”
宋司马光《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当是之时,民之羸者不转死沟壑,壮者不聚为盗贼,将何之矣?”
亦作“转死沟渠”。 《梁书·武帝纪上》:“徵发閭左,以充缮筑。流离寒暑,继以疫癘,转死沟渠,曾莫收恤,朽肉枯骸,乌鳶是厌。”
辗转死于水沟、山谷。《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饥寒不赡,转死沟壑。」《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奈何践民田禾稼,将使百姓转死沟壑乎。」也作「转死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