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浑敦

拼音: hún dūn
注音:ㄏㄨㄣˊ ㄉㄨㄣ
词性: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同“浑沌 ”。

引证解释

⒈ 同“浑沌”。按,昏蜑,即浑蛋。

《山海经·西山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
杜预注:“浑敦,不开通之貌。”
按,浑敦,《史记·五帝本纪》作“浑沌”。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左传》‘浑敦’, 杜解谓不开通之貌。 《庄子·应帝王篇》:‘中央之帝为浑沌,无七窍’,亦此义也。今音转谓人不开通者为昏蜑。”

国语词典

相传为尧舜时四凶中的驩兜,为人不分是非、善恶。见《左传.文公十八年》。后用以指 冥顽糊涂、不开通。也作「浑沌」。

网络解释

浑敦

  • 浑敦,模糊不分明的样子。《神异经》曰:“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耳而不闻,有腹而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而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人有凶德而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曰浑沌,一名无耳,一名无心。所居无为,常咋尾回转,向天而笑。” 《左传·文公十八年》中说:“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即以凶兽喻人,以彰其恶。(概述图出自撒旦君的《朝拾鬼录》)
  • 收藏 菜单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