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麦秀两岐”。
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
唐教坊曲名。
【好工具】⒈ 亦作“麦秀两岐”。
⒉ 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 《艺文类聚》卷十九引《东观汉记》:“张湛为渔阳太守,开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
引张君为政,乐不可欺。”
《宋史·五行志二下》:“乾兴元年五月, 南剑州麦一本五穗, 绵州麦秀两歧。”
⒊ 唐教坊曲名。
引唐崔令钦《教坊记》曲名:“《麦秀两岐》。”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文酒清话》云:‘ 唐封舜臣性轻佻, 德宗时使湖南道。经金州,守张乐燕之,执盃索《麦秀两岐》曲,乐工不能。’”
麦结双穗。为丰年的吉兆。《宋史.卷六四.五行志.火志下》:「闰六月,资州麦秀两歧。」也作「麦穗两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