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弹棋 ”。亦作“弹碁 ”。古代博戏之一。
《西京杂记》卷二:“ 成帝好蹴踘,羣臣以蹴踘为劳体,非至尊所宜。帝曰:‘朕好之,可择似而不劳者奏之。’家君作弹棊以献。帝大悦。”《后汉书·梁冀传》:“﹝梁冀﹞性嗜酒,能挽满、弹棊、格五、六博、蹴踘、意钱之戏。” 李贤注引《艺经》曰:“弹棊,两人对局,白黑棊各六枚,先列棊相当,更先弹之。其局以石为之。”至魏改用十六棋, 唐又增为二十四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弹棊始自魏宫内用妆奩戏。 文帝於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角,低头拂棊,妙踰於帝。”
称弈棋为弹棋。
清顾景星《<楝亭诗钞>序》:“弧骑、剑槊、弹碁、擘阮,悉造精诣。”《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渐次学到手谈、象戏、五木、双陆、弹棋。”
古代的一种棋戏。二人对局,白黑棋各若干枚,先放一棋子在棋盘的一角,用指弹击对方的棋子,先被击中取尽的就算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