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shālóng
[salon] 旧时法国巴黎的文人和艺术家常在崇尚艺术的贵妇人的客厅里集会,谈论文艺。后来就把文人雅士聚谈的场所叫沙龙,现也指在文学艺术方面志趣相投的人们的一种社交场所
文学沙龙;美术沙龙;语言学沙龙
m.⒈ 法语salon的译音。原义客厅。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 法国文人和艺术家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集会,谈论文学、艺术。后因称文艺家等聚会谈论的场所为“沙龙”。
引柳亚子《郭沫若五十生朝》诗:“温馨遥隔市声哗,小小沙龙淡淡花。”
冰心《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袁小姐是个画家,又是个诗人,是我们太太的唯一女友,也是这‘沙龙’中的唯一女客人。”
徐迟《牡丹》六:“当时梅家是上海的一个艺术沙龙。许多著名的戏剧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和评论家,他们聚集在一起,此去彼来,高谈阔论,研究艺术,帮他创作新戏。”
⒉ 十七世纪下半叶起法国官方每年在巴黎定期举行的造型艺术展览会。
引靳以《生存》:“他还记得那张在法国沙龙入选的画,他特意要我拿给他看。”
⒊ 即沙笼。参见“沙笼”。
引陆俊超《三个小伙伴·斗鱼》:“苏塔呢,她是全校长得最俊的姑娘,虽然跟男孩子一样,终年赤着脚,沙龙又补着补钉,可是裹在身上,还是显得那么漂亮。”
法语 salon的音译。原为客厅之意,因法国十八世纪时,文人常在贵族客厅中谈论文艺时事,故渐成文艺集会的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