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
(1)[place;location]
(2) 处所;地方
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的图画。——《风景谈》
(3) 指存在的地方,强调不在别处
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明·顾炎武《复庵记》
(4)[everywhere]∶到处;处处
所在多有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宋·苏轼《石钟山记》
⒈ 所处或所到之地。
引《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史记·项羽本纪》:“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復围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舜陶河滨, 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歷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
唐韩愈《故幽州节度判官张君墓志铭》:“詔所在给船轝,传归其家,赐钱物以葬。”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萧队长自己也出去了。他把他的快慢机(一种好匣枪)别在前面袴腰上,一直往韩家大院所在的北头走去。”
⒉ 指存在的地方。
引《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明德皇后尝久病,至卜者家,为卦问咎祟所在。”
宋沉作喆《寓简》卷一:“后之人莫能知其意之所在也。”
⒊ 到处,处处。
引《魏书·崔鸿传》:“自晋永寧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
宋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三:“王安石大挈利柄,封桩之钱,所在充满。”
明刘基《横碧楼记》:“天下之佳山水,所在有之。”
清俞樾《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三》“令二轻臣也”:“古书错误,所在多有,学者宜悉心考正之。”
⒋ 处所,地方。
引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此处有箇所在,叫做金线池。”
《西游记》第七三回:“行者报道:‘师父,那所在也不是王侯第宅,也不是豪富人家,却像一个庵观寺院。’”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二章:“她的眼睛瞬也不瞬地望着西边的田野--这是灯光最繁密的所在,也是奋起的农民集聚最多的所在。”
⒌ 谓居其位。亦指居其位者。
引《国语·晋语一》:“辞曰:成闻之:‘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
韦昭注:“在君父为君父,在师为师。”
《后汉书·陈蕃传》:“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
存在的地方。
如:「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