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言外之意。
参见:弦外之音
⒈ 喻言外之意。
引叶圣陶《李太太的头发》:“女儿的弦外之音,不是说剪发的事应该让十七八、廿二三的女青年们专利,再长大点儿的也来剪,就是恶劣和丑态么?”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十一章:“谭延闿的这弦外之音,微露出对胡汉民有些不满之意。”
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安徒生很多作品用旁敌侧击的写法,有很多弦外之音,这是很高的艺术。”
⒉ 絃外之音:同“弦外之音”。喻指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参见“絃外之意”。
引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东坡近体诗,少藴酿烹炼之功,故言尽而意亦止,絶无絃外之音,味外之味。”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今藏园、甌北两才子诗,鬭险争新,余望而却步,惟于‘情韵’二字,尚少絃外之音。”
比喻言外之意。如:「他话中有话,颇有弦外之音。」也作「弦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