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摘缨

拼音: zhāi yīng
注音:ㄓㄞ 一ㄥ
词性: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春秋时﹐楚庄王和群臣夜宴﹐中途烛灭﹐有人在暗中引楚王美人衣﹐美人暗摘其缨(帽带)﹐以告楚王。楚王命群臣统统摘去缨﹐然后举火﹐使那人不被发现。后来楚与晋战﹐其人奋力作战﹐以报答楚王。见《韩诗外传》卷七。后因用为宴宾之典。【】
引证解释

⒈ 春秋时, 楚庄王和群臣夜宴,中途烛灭,有人在暗中引楚王美人衣,美人暗摘其缨(帽带),以告楚王。楚王命群臣统统摘去缨,然后举火,使那人不被发现。后来楚与晋战,其人奋力作战,以报答楚王。见《韩诗外传》卷七。后因用为宴宾之典。

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正逢爱客琼筵啟,休夸珠履,漫摘华缨,宾和主燕喜情谐。”

国语词典
网络解释

摘缨

  • 摘缨,读音是zhāi yīnɡ,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宴宾。
  • 收藏 菜单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