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年长者对所敬佩的年轻者的称呼。 《新唐书·李泌传》:“九龄(张九龄 )与严挺之、萧诚善, 挺之恶诚佞,劝九龄谢絶之。参见“少2友”。
引九龄忽独念曰:‘ 严太苦劲,然萧软美可喜。’方命左右召萧,泌在旁,帅尔曰:‘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 九龄惊,改容谢之,因呼‘小友’。”
清黄景仁《赠程生人中》诗:“孔融有小友, 王充多稚交。”
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
⒉ 科举时代有科名者对未进学童生的称呼。
引《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
年长者称年纪小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