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至公无我”。
引旧题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七》:“统体之道,在乎至公无私,与天下均其欲。”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田大至公无私,议将此树砍倒,将粗本分为三截,每人各得一截,其餘零枝碎叶,论秤分开。”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士大夫为吏者,当以至公无我处之,事自理,民自服。”
秉公处理,毫无偏私。宋.苏轼〈乞将台谏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劄子〉:「数年已来,亲见陛下以至公无私治天下。」《镜花缘.第六○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也作「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