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调和鼎鼐

拼音: diào hé dǐng nài
注音:ㄊ一ㄠˊ ㄏㄜˊ ㄉ一ㄥˇ ㄋㄞˋ
词性: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宵衣旰食 废寝忘食 日理万机
反义词:
词语解释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引证解释

⒈ 调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 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参见“调鼎”。

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调和鼎鼐费心机,别户分门恩济威;钻火燃寒灰,这燮理阴阳非细。”
《天雨花》第一回:“长成必定功名显,调和鼎鼐济苍生。”

国语词典

鼎、鼐,古代烹调器。调和鼎鼐指处理国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调味。多用以指宰相的职责。宋.欧阳修〈又回富相公谢书〉:「三接之际,群心以安。出纳枢机,虽为于要任,调和鼎鼐,当正于鸿钧。始塞舆谈,实非私论。」明.徐元《八义记.第一三出》:「赵盾身为正卿,调和鼎鼐,燮理阴阳。」也作「鼎鼐调和」。

网络解释

调和鼎鼐

  •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 【出处】: 《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 收藏 菜单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