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负鼎

拼音: fù dǐng
注音:ㄈㄨˋ ㄉ一ㄥˇ
词性: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指伊尹背负鼎俎见汤,喻以烹调致汤王道之事。《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于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唐李白《送梁四归东平》诗:"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宋叶适《魏华甫鹤山书院》诗:"垂竿桐江笑短弱,负鼎莘野嫌豪粗。"后用以指辅佐帝王,担当治国之任。()
引证解释

⒈ 指伊尹背负鼎俎见汤,喻以烹调致汤王道之事。 《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

阿衡欲于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説汤,致于王道。”
唐李白《送梁四归东平》诗:“殷王期负鼎, 汶水起垂竿。”
宋叶适《魏华甫鹤山书院》诗:“垂竿桐江笑短弱,负鼎莘野嫌豪粗。”
后用以指辅佐帝王,担当治国之任。 《后汉书·马援传论》:“马援腾声三辅,遨游二帝,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焉。”
《晋书·纪瞻传》:“臣以凡庸,邂逅遭遇,劳无负鼎,口不商歌,横逢大运,频烦饕窃。”
唐崔湜《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进无负鼎説,退惭补袞诗。”

国语词典

传说商时的伊尹原来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为一庖人。他背负鼎俎,以滋味游说汤,汤因而任以为相。后来伊尹助汤灭了夏桀。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网络解释

负鼎

  • 负鼎,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三《殷本纪》。商时,伊尹曾背负鼎俎见汤 ,后遂以“负鼎”等喻以烹调致汤王道之事。后用以指辅佐帝王,担当治国之任。
  • 收藏 菜单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