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犯调

拼音: fàn diào
注音:ㄈㄢˋ ㄉ一ㄠˋ
词性: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在戏曲音乐中多与调域或调式的变换无关,而是一种编曲方法的术语,指的是为适应剧情需要,突破原曲牌音乐的结构规律,吸收新的音乐成分的音乐制作手法。
引证解释

⒈ 词中犯调有两种。一是宫调相犯。即取各宫调的声律合成一曲,使宫商相犯以增加乐曲的变化,有三犯、四犯、八犯之称。但限于“住字”(全曲末一字,或称“杀声”)相同的调子方可互犯。二是句法相犯。集合各调中的句法而另成一调,有似南曲中的“集曲”。

宋陈旸《乐书·八音·手笛》:“昔宗同善吹以为新引; 唐云朝霞善吹以为新声; 孙处秀善吹而作犯调。”

⒉ 曲中犯调一般指南曲中的“集曲”。一说兼指北曲中的“借宫”,即在某宫调套曲内借用另一宫调曲牌的联套方法。参阅吴梅《顾曲麈谈》。

国语词典

词曲在歌唱时,假借别调作腔,称为「犯调」。可分为二种:一、犯别调的音律,如姜夔的凄凉犯。二、犯别调的句子,如刘过的四犯翦梅花。

网络解释

犯调

  • 犯调原为中国传统乐学中相关于宫调关系的一种术语,指调域或调式的变换而言;在戏曲音乐中则指与曲式有关的“集曲”而言,多数情况下与调域或调式的变换并无关系,本质的涵义仅指曲调的变换。“犯调”一词在戏曲音乐中多与调域或调式的变换无关,而是一种编曲方法的术语,指的是为适应剧情需要,突破原曲牌音乐的结构规律,吸收新的音乐成分的音乐制作手法。
  • 收藏 菜单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