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美人起舞好似莲花旋转,世上之人想必从未看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高堂之上铺满红色地毯,翩翩起舞有若天上人间。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此曲乃是胡人传入汉家,座上客人无不为之惊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舞女矫媚身姿多么匀称,轻绸全线衣裙多么鲜艳。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裙袖飘动好似团团飞雪,左右飞转有如急风回旋。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琵琶横笛乐曲来过一遍,花门山头飞来黄云片片。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忽然奏起出塞入塞之声,白草胡沙卷起寒风满天。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乐曲将尽狂舞似有神助,前旋后转舞姿千变万幻!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天下舞曲谁能与之相比,采莲落梅顿觉令人生烦。
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世人学舞只是舞来舞去,姿态怎会如此神异不凡!
美人起舞好似莲花旋转,世上之人想必从未看见。 高堂之上铺满红色地毯,翩翩起舞有若天上人间。 此曲乃是胡人传入汉家,座上客人无不为之惊叹。 舞女矫媚身姿多么匀称,轻绸全线衣裙多么鲜艳。 裙袖飘动好似团团飞雪,左右飞转有如急风回旋。 琵琶横笛乐曲来过一遍,花门山头飞来黄云片片。 忽然奏起出塞入塞之声,白草胡沙卷起寒风满天。 乐曲将尽狂舞似有神助,前旋后转舞姿千变万幻! 天下舞曲谁能与之相比,采莲落梅顿觉令人生烦。 世人学舞只是舞来舞去,姿态怎会如此神异不凡!
这首七言古诗所描绘的是作者所亲见的一场精妙奇特的舞蹈。诗歌一开始六句就直接点明题目:“美人舞如莲花旋”,“舞”是诗中描写的对像,其特点是“如莲花旋”题目所有之意用此一句点出。然后接连几句赞美舞蹈:为世人所未见,为天下所未有,见之者无不既惊且叹,一层深入一层地来突出舞蹈之不凡。与此同时,作者又顺便对舞的环境:“高堂满地红氍眼”,舞的来源:“此曲胡人传入汉”,作了准确而又简明的交代。以上用虚写的笔法从几个方面来写舞蹈之不同寻常,为下文“舞”的正面描写蓄势。诗的下一层四句入手写美人舞姿。先从舞者的容貌体态写起:“曼脸娇娥纤复秾”,接着写舞者的衣着服饰:“轻罗金缕花葱茏”,这就把题目中的“美人”形象展现出来。然后从容写舞姿:诗人用“回”、“转”、“旋”等词语来突出舞蹈旋转的特点,用“若飞雷”、“生旋风”两个比喻写美人之舞,不仅极生动形像,而且绝无娇弱之态,反充满豪迈飘逸之气。在下面六句中,诗人又写在琵琶横笛等民族乐器的伴奏下,美人和着乐曲,转而跳起了富有边塞特色的舞蹈,用神奇的舞蹈语言,展现出奇异壮丽的塞外风光。客人在她的舞姿中,仿佛看到花门山头黄云在聚拢,茫茫白草胡沙上飒飒寒风在吹过。这些动人的边塞风光,形象地显示了舞蹈粗旷辽阔的特色。这几句把乐器的伴奏和美人的舞姿交替描写,用乐曲的节奏写舞姿的变化。用“忽作”置字写乐曲的突起,也写舞姿的突变;用“如有神”写其不凡,用“回回新”写其新奇,把急促跳跃的旋律,千变万化的舞姿写得出人意表,令人应接不暇;诗的语言也随之而生顿挫之感。诗的最后四句以诸乐曲与莲花舞曲比较,以世人学舞与北鋋舞比较,对美人的舞蹈作进一步赞叹,照应开头“应末见”、“天下无”的语意,从而结束全诗。用富有边塞特色的自然风光来表现富有边塞特色的舞姿,是这篇作品描写上的特点;把乐曲的进行和舞姿的变幻两条线索紧紧绞在一起,以前者引导后者,陪衬后者,明确后者的节奏,是这篇作品结构上的特点。在语言上,韵脚变化自如,音调澈切急促,“左鋋右鋋”,“出塞入塞”、“前见后见”等回环的语势,都显示出舞姿旋转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