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古诗诗词
诗词工具全集 查诗词 查诗人
秋声赋全文
生成钢笔字帖

秋声赋

ōuyángfāngshū
wényǒushēng西nánláizhě
sǒngránértīngzhī
yuē
zāi
chūxiāo
bēnténgérpēngpài
tāojīng
fēngzhòuzhì
chù
cōngcōngzhēngzhēng
jīntiějiēmíng
yòuzhībīng
xiánméizǒu
wénhàolíng
dànwénrénzhīhángshēng
wèitóng
shēng
chūshìzhī
tóngyuē
xīngyuèjiǎojié
míngzàitiān
rénshēng
shēngzàishùjiān
yuē
bēizāi
qiūshēng
wéiérláizāi
gàiqiūzhīwéizhuàng
cǎndàn
yānfēiyúnliǎn
róngqīngmíng
tiāngāojīng
liè
biānrén
xiāotiáo
shānchuānliáo
wéishēng
qiēqiē
hàofèn
fēngcǎo绿érzhēngmào
jiācōnglóngéryuè
cǎozhīérbiàn
zāozhīértuō
suǒcuībàilíngzhě
nǎizhīliè
qiū
xíngguān
shíwéiyīn
yòubīngxiàng
hángyòngjīn
shìwèitiānzhī
chángshāérwéixīn
tiānzhī
chūnshēngqiūshí
zài
shāngshēngzhǔ西fāngzhīyīn
wéiyuèzhī
shāng
shāng
lǎoérbēishāng
guòshèngérdāngshā
""jiē
cǎoqíng
yǒushípiāolíng
rénwéidòng
wéizhīlíng
bǎiyōugǎnxīn
wànshìláoxíng
yǒudòngzhōng
yáojīng
érkuàngzhīsuǒ
yōuzhìzhīsuǒnéng
rándānzhěwéigǎo
ránhēizhěwéixīngxīng
nàifēijīnshízhīzhì
cǎoérzhēngróng
niànshuíwéizhīqiāngzéi
hènqiūshēng
tóngduì
chuítóuérshuì
dànwénchóngshēng
zhùzhītàn
秋声赋译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不可遏止。绿草浓密丰美,争相繁茂,树木青翠茂盛而使人快乐。然而,一旦秋风吹起,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能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凋零的原因,便是一种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秋气)的余威。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季节上说属于阴;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属于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严凝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了繁盛期就应该衰亡。”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只要内心被外物触动,就一定会动摇他的精神。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的头发(壮年)变得鬓发花白(年老)。(既然这样,)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人)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残害,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不可遏止。绿草浓密丰美,争相繁茂,树木青翠茂盛而使人快乐。然而,一旦秋风吹起,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能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凋零的原因,便是一种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秋气)的余威。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季节上说属于阴;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属于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严凝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了繁盛期就应该衰亡。”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只要内心被外物触动,就一定会动摇他的精神。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的头发(壮年)变得鬓发花白(年老)。(既然这样,)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人)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残害,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 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秋声赋注解
1
欧阳子:作者自称。
2
方:正在。
3
悚然:惊惧的样子。
4
初淅沥以萧飒:起初是淅淅沥沥的细雨带着萧飒的风声。淅沥,形容轻微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等。以,表并列,而。萧飒,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5
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
6
鏦鏦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
7
衔枚:古时行军或袭击敌军时,让士兵衔枚以防出声。枚,形似竹筷,衔于口中,两端有带,系于脖上。
8
明河:天河。
9
秋之为状:秋天所表现出来的意气容貌。状,情状,指下文所说的“其色”“其容”“其气”“其意”。
10
惨淡:黯然无色。
11
烟霏:烟气浓重。霏,散扬。
12
云敛:云雾密聚。敛,收,聚。
13
日晶:日光明亮。晶,亮。
14
栗冽:寒冷。
15
砭: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这里引用为刺的意思。
16
绿缛:碧绿繁茂。
17
一气:指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天地万物的变化都是“一气”运行的结果。
18
余烈:余威。
19
刑官:执掌刑狱的官。《周礼》把官职与天、地、春、夏、秋、冬相配,称为六官。秋天肃杀万物,所以司寇为秋官,执掌刑法,称刑官。
20
有时:有固定时限。
21
渥:红润的脸色。
22
黟:黑。
23
星星:鬓发花白的样子。
秋声赋赏析

本文是作者晚年所作。虽仕途已入顺境,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复杂,逐渐淡于名利。秋在古代也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作者的心情也因为屡次遭贬而郁闷,但他也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这一立意,抒发了作者难有所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人地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景:作者晚上正在读书,被一种奇特的声音所搅动。这简捷的开头,实际上并不简单,灯下夜读,是一幅静态的图画,也可以说,作者正处于一处凝神的状态中。声音的出现是以动破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倾听它,同时,也就惹动了文思。这样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文势便蓄成了,有了这种文势,下面的文章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泻。接下来,是作者对秋声一连串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作者通过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这也就回答了作者闻声惊惧和感叹的原因。第二段是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首先,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赋的传统手法,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然后,是对秋气的议论。“丰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作对比,通过对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零落,是秋气施加强大威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议论又进一步展开。“夫秋,刑官也”到这一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呜,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秋声赋的介绍

秋声赋文言知识

通假字

1.忽奔腾而砰湃(“砰湃”通“澎湃”,波涛汹涌的样子。)

2.有动于中(“中”通“衷”,内心。)

古今异义

1.如赴敌之兵(兵古:军队今:士兵)

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古:自然今:天)

3.金铁皆鸣(金铁古:兵器今:金属名)

4.其色惨淡(惨淡古:黯然无色今:多形容“萧条”和“费心苦力”)

5.有动于中(中古:内心今:方位名词)

6.黟然黑者为星星(星星古:点点白发今:比喻细小的、分散的点儿或别的东西)

7.物过盛而当杀(杀古:衰败今:结束人或动物的生命)

8.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古:清朗明秀今: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一词多义

1.既

物既老而悲伤(已经,……以后)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

2.金

金铁皆鸣(金属,引申为武器)

于行用金(五行之一)

请献十金(汉以后银一两为一金)

3.及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到达)

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连)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追上)

词类活用

1.欧阳子方夜读书(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砭人肌骨(砭,名词作动词,刺)

3.春生秋实(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春、秋,名词作状语,在春天,在秋天)

4.四无人声(四,数词作名词,四处)

5.如波涛夜惊(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6.百事感其心(感,使动,使....感慨)

7.万物劳其形(劳,使动,使....劳累)

特殊句式

(1)1.胡为而来哉?(胡……哉:疑问句式,为什么呢)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来······是·······)

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奈何···:固定句式,为什么···)

(2)判断句:此何声也?

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

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3)定语后置句: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4)状语后置句:有动于中

秋声赋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即宋仁宗嘉佑四年。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收藏 菜单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