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古诗诗词
诗词工具全集 查诗词 查诗人
登岳阳楼二首全文
生成钢笔字帖

登岳阳楼二首

dòngtíngzhīdōngjiāngshuǐ西
liánjīngdòngyángchí
dēnglínshǔhéngfèn
shānshí
wànláiyóuháiwàngyuǎn
sānniánduōnángèngpíngwēi
báitóudiàofēngshuāng
lǎocāngxiànbēi
tiānpíngqíngfēng
fānyànzhèngkōng
lóutóumiǎoqiūhòu
luòjūnshānyuánzhōng
běiwàngkānhuíbáishǒu
nányóuliáokàndānfēng
hànlínfènliúshǎo
shīdàolíngháiwèigōng
登岳阳楼二首译文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水夕阳迟。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以东长江以西,落日缓缓下沉,无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一水不水。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登临的地方是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湖光山色中一直到暮色。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跋涉万里来此还要登高望远,三年辗转历尽危难还要独登危楼。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晴空万里,湖面风平浪静,天空倒映在平湖中,行驶的帆船和大雁好似都漂浮在空中。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晚秋后异乡旅人登楼望景,落日缓缓落在君山之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向北看只见稀疏的白色枯草,向南望则看见枫叶红艳似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一路只顾观赏风景很少留神思考,结果到了巴陵还未作出好的诗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以东长江以西,落日缓缓下沉,无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一水不水。 登临的地方是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湖光山色中一直到暮色。 跋涉万里来此还要登高望远,三年辗转历尽危难还要独登危楼。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晴空万里,湖面风平浪静,天空倒映在平湖中,行驶的帆船和大雁好似都漂浮在空中。 晚秋后异乡旅人登楼望景,落日缓缓落在君山之中。 向北看只见稀疏的白色枯草,向南望则看见枫叶红艳似火。 一路只顾观赏风景很少留神思考,结果到了巴陵还未作出好的诗篇。

登岳阳楼二首注解
1
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2
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3
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4
徙倚:徘徊。
5
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6
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7
吊古:哀吊,凭吊。
8
晴不风:晴空万里,波澜不惊。
9
杪秋:晚秋。
10
君山:全称君山岛,位于湖南岳阳东部的洞庭湖中。
11
白首:白发。这里指为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色草。
12
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
登岳阳楼二首赏析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登岳阳楼》二首都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

登岳阳楼二首的介绍
收藏 菜单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