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拼音:wǔ yí 字义:本文中是指武夷山 语出:《聊斋志异》(卷九)第十五篇
原文
武夷山有削壁千仞[1],人每于下拾沉香玉块焉[2]。太守闻之,督数百 人作云梯[3],将造顶以觇其异,三年始成。太守登之,将及巅,见大足伸下, 一拇粗于?衣杵,大声曰:“不下,将堕矣!”大惊,疾下。才至地,则架 木朽折,崩坠无遗。
注释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1]武夷山:在个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相传汉有武夷君居此山,故名。 [2]沉香:香木名。其木材及树脂可作薰香料。以其入水能沉,又名沉水 香。 [3]云梯:一种安置在底架上,可以移动的高梯;古代常用作乘城之具。
译文
武夷山有一峭壁,高一千丈。人们常常在峭壁下捡到沉香玉块。太守听说后,命数百人赶造云梯,想爬到峭壁顶上看有什么怪异。三年才造好了云梯。太守登梯向上攀,快到山顶时,忽见一只大脚伸下来,脚拇指比捶衣棒还粗。一声大喝道:“不下去,就把你踹下去!”太守大惊,急忙快下,刚刚踏上地面,那云梯就像腐朽烂木一样折断,四散崩裂得没有踪迹了。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又名柳泉居士,聊斋先生,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3部、杂著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