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庾信作品中现存有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
2、林先生文革期间曾经被上峰点名为庾信小赋作注,后有晚辈小子苛论此为白圭之玷,梁效解散后林先生再也没有和政治沾过边,晚年几乎成为一代大隐。
3、崇尚道家文化的家族好尚与魏晋以来玄风独盛的时代风气,使庾信深受影响。
4、在庾信文化内蕴丰富的创作中,亦有着对道家文化的崇尚。
5、第三章,对庾信宫体诗进行分类研究,揭示其不同类型宫体诗创作的特点、成就,及创作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时代风尚和作者个人的审美情趣。
6、他奇怪的是李白有旷世无二的才华,超过了鲍照、何逊、阴铿,也不亚于他最佩服的庾信,却并不把诗当回事儿。
7、本文共五章,前面四章分别是曹植、阮籍、陶渊明、庾信对楚辞的接受与创新的探索,最后一章是对前面分析的总结并对魏晋六朝文人对楚辞的接受有概括性地分析。
8、第三章,主要对庾信碑志文作品内容进行分析。
9、虽然痛苦,但庾信成为了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人物,从而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正是这痛苦的积淀,孕育了他暮年情动江关的作品,升华了他的文学成就。
10、新世纪以来,庾信的碑志文作品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的著述也相继问世。
11、在碑志文创作上庾信虽然仍守“蔡氏矩矱”,但也体现出了新变。
12、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13、本文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庾信作更为广阔的文化考察,探究庾信创作中的文化价值取向。
14、庾信的创作中昭示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价值取向。
15、第四章,主要对庾信碑志文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
16、绮艳清新,而又有质、有骨、不薄、不尖,足见庾信之功力,也恰恰暗合高尔泰之性情。
17、鉴于此,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庾信的碑志文作为论述主体,旨在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与论述,进而为研究整个碑志文发展提供个案支撑。
18、首先,概括了蔡邕以来碑志文创作的基本结构形式,然后论述庾信在此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
19、文章旨在理清现存各版本的源流关系,以期对庾信集的流传过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20、庾信后期的情感、思想与行为充满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