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 > 造句
造句大全 造句子 词语造句
硕学造句子

1、北洋大学广聘国内外硕学鸿儒。

2、魏氏以来,革命不少,鸿儒硕学,世有名臣。

3、寓居上海的这批清末高官大吏名流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含金量,可谓是硕学鸿儒、大师精英。

4、赏樱的同时,还少不了领略博物馆、教学楼等古色古香的校园建筑,感受硕学鸿儒的学术贡献与学术精神。

5、暨夫太和之后,盛修文教,搢绅硕学,济济盈朝,缝掖巨儒,往往杰出,其雅诰奥义,宋及齐、梁不能尚也。

6、毋庸讳言,身处闹市包围之中的汉口路,是硕学通儒及金陵学子的家园,是他们朝夕问书向学之地,也是南京城里最为光彩斐然之地。

7、他们是前清高官名臣、硕学鸿儒,名气很大,尽管字价很高,但求字者仍络绎不绝。

8、他自幼攻习古文诗词,长期工作于硕学鸿儒云集的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受萧劳、孔凡章、启功诸前辈教益,在诗文方面具备坚实的基础。

9、真正的君子有大学问,往往是硕学鸿儒。

10、不必是刎颈之交,不必是听他一席话胜于念五年常春藤的硕学鸿儒,只要能絮絮叨叨地聊二十分钟而不厌烦。

11、像孙老先生那样宏儒硕学的人,在学术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惜他已退休了。

12、消息传出,全国震动,吸引了许多士人,连有些称病在家、一旁观望的硕学鸿儒也都报名应试。

13、将收藏与学识相贯连,成为硕学鸿儒乐享其间的雅事,这无疑使得他们的藏品成为了拍卖市场上关注的焦点。

14、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

15、宋末元初,一代名儒龙仁夫依此开创书院,遍邀硕学鸿儒登坛授业,传播儒学文化。

16、而相对于一代鸿儒硕学和书画艺术大师饶宗颐先生的成就而言,潮州人越来越感觉到这座学术馆太小了,难以更加全面地展示先生博大精深的学艺成就。

17、吴兴沈重名为硕学,高祖尝令彦之与重论议,重不能抗,于是避席而谢曰辛君所谓金城汤池,无可攻之势。

18、其实,若是在过去,在平时,吴梅就早就点头应是了,那个胡硕学长,心里面只念着那个刘小茜大校花,吴梅也就不跟着自讨没趣了。

19、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

20、集鸿儒硕学,簪堂诂馆,高僧巨哲,梵塔魁楼。

21、那王老夫子落第秀才一枚,尽管不是什么鸿儒硕学,却也并非都都平丈之流。

22、已而诸儒生以次论难者十余人,皆当时硕学,光剖析疑滞,虽辞非俊辨,而理义弘赡,论者莫测其浅深,咸共推服,上嘉而劳焉。

23、到了宋代,硕学鸿儒也不再只是在家收几名研究生,而是将课堂搬到原本用来修书、藏书、更有学术氛围的书院。

24、第三个原因,是士大夫阶级好排斥异端,如朱彝尊的《云冈石佛记》,即其一例,宜其湮没千余年,不为通儒硕学所称道。

25、至于文人好名,曾国藩幕中也养了一批“鸿儒硕学”之辈,以满足他们的好名之心,以为他自己服务。

26、朱希祖在北大任教时期,家中的座上客都是硕学通儒,座中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27、由此,萧乾亲眼目睹了这些硕学鸿儒,领略了他们的风采,聆听了他们的高见,增加了自信,并渐渐与林徽因、金岳霖等一批学界大腕儿结成了良师益友。

28、海内外硕学鸿儒如季羡林、饶宗颐、钱仲联、柳存仁、余英时、杜维明等人,均高度评价此刊。

29、高祖有天下,深愍之,诏求硕学,治五礼,定六律,改斗历,正权衡。 

30、作为一位博古通今的硕学鸿儒,他不仅是清华大学电机系、无线电研究所和航空研究所的创始人,同时又是一位著作等身的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

31、其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声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32、内外硕学博闻者若有异议,切盼教正。

33、是啊,国画、诗歌,当然还有书法与篆刻,就像一个蜂窠中几个毗邻的孔穴,相互渗透,互相补益,通才硕学往往能融汇贯通,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34、彼时的西南联大,可谓群贤毕至,硕学通儒不胜枚举。

35、孙培严的书法结字开合有度,章法灿漫有序,因此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硕学鸿儒,都有不少他的忠实拥趸。

36、时文德殿置学士省,召高才硕学待诏,沆通籍焉。

37、每逢佳节,菽庄花园总是高朋满座,鸿儒硕学、骚人墨客在此放歌吟咏,挥毫泼墨。

38、陆晓凯觉得陆大爷这位鸿儒硕学之士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姜桂之性跃然言表。

39、后主嗣立,无意曲礼之事,加旧儒硕学,渐以凋丧,至于朝亡,竟无改作。

硕学的词语解释

硕学shuòxué

[a learned person] 知识渊博,亦指这样的人

收藏 菜单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