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娘正绣第二个金丝荷包,要和原来的好个配成一对儿,一见西门庆神头鬼脸的进来了,惊得手一颤,一针戳在了手指上戴着的顶针上。
2、“树霞,上回让你给我带的顶针儿忘了吧?”“没有,大娘,给您!”……两口子忙得没空儿喝水。
3、制作蓑衣有十多道工序,需使用棕刀、棕针、棕耙、顶针、大领针、起领针、竹油罐等工具。
4、彼得给了她一顶针,差不多就在同时,她尖叫了起来。
5、开模以后,拉料杆像顶针一样将浇注凝料从浇口套内顶出,同时也释放融料中的气体。
6、不会的,你看我已经买来了,喏,顶针儿。
7、情人变成老婆,钻戒变成顶针,玫瑰变成豆芽菜,巧克力变成白面包,烛光晚餐变成外卖,甜言蜜语变成家长里短,岁月变迁对你爱不变。情人节快乐!
8、在左侧可看见部分的发动机短舱和排气顶针。
9、有一天,一个女裁缝坐在河边缝衣服,她的顶针掉进了河里。
10、阳光下,黑黑的铁顶针泛着闪亮的光芒,顶针儿的中间部位,那些凹下去的小坑儿,都被针顶磨平了。
11、到了吉时,妇女们开始做“巧饭”,村民们会在饭菜里放入针线、顶针儿等,吃到的人意味着心灵手巧。
12、在巧饭制作过程中,村民们会在饭菜里放入针线、顶针儿等,吃到的人就意味着心灵手巧、飞龙走凤,能有一门好手艺。
13、还有些歪歪扭扭,像一枚棋子或顶针那样大小,醉眼朦胧的,似乎吃了太多的本地米酒。
14、同时为配合机械手使用,有时也需要较短的顶针停留。
15、那时的旗袍,可谓真正的纯手工制作,缝制工具只有一根一寸长小手针和一个顶针儿。
16、这种花还有很多别名,如仙人铃草、野兔花、剑叶草或巫婆顶针草等。
17、巧饭制作过程中,村民们会在饭菜里放入针线、顶针儿等,吃到的人意味着心灵手巧、能有一门好手艺。
18、顶真,又称“顶针”、“联珠”、“连珠”、“蝉联”、“连环”、“继踵”、“顶针续麻”,是修辞学上的常用辞格之一。
19、情人变成老婆,钻戒变成顶针,玫瑰变成豆芽菜,巧克力变成面包,烛光晚餐变成外卖,甜言蜜语变成家长里短,岁月变迁,爱老婆不可变。预祝情人节快乐!
20、可是这些探子的针线包、顶针儿等都是一样的,被八路军发现了。
21、吃到针线、顶针儿的人就意味着心灵手巧、飞龙走凤,能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会被称作巧媳妇,因而称为“敛巧饭”。
22、由于某些原件诸如顶针、定位环、浇口套、弹簧等是不包含在模架里的,因此需要单独购买。
23、情人变成老婆,钻戒变成顶针,玫瑰变成豆芽菜,巧克力变成面包,烛光晚餐变成外卖,甜言蜜语变成家长里短,岁月变迁,爱老婆不可变。情人节快乐。
24、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的意境。
25、丈夫:亲爱的,我打算送一件生日礼物给你,它会让你的手指显得更加漂亮。妻子:谢谢!只是别太贵重了,丈夫:不会的,我已经买来了,喏!顶针儿。
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做的环形指套,表面有密麻的凹痕,在将缝针顶过衣料时用以保护手指。
做针线活时戴在手指上的工具,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上面有许多小窝儿,用来抵住针鼻儿,使针容易穿过活计而手指不至于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