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反驳文章一定要针对对方论据使用己方论据展开反驳,直接扣帽子的做法已经过时了。
2、幽浮在辩论时,常把自己的臆想臆测强加于人,扣帽子、抡棍子、抓辫子,捏造、反咬,狡辩耍赖,混淆是非,造谣惑众还是他的本性。
3、绝对不会像章普一样,乱扣帽子。
4、施明德为年轻议员无知不用功且有意无意扣帽子而勃然震怒,这是求好心切,也在规范政治风气不能因为党同伐异而下流下作。
5、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方针,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
6、去年政协工作报告提出“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已受到广泛好评。
7、没有局限,也没有人给你扣帽子、打棍子。
8、这家伙实在恶毒,嘴一歪歪就乱扣帽子,铁嫂子气得嘴唇直打哆嗦。
9、乱给百姓扣帽子是他的拿手好戏。
10、面对这样一个不由分说便擅自给别人乱扣帽子的人,羽寒的火气也开始渐渐上涌了。
11、只有扣帽子一事,对右派当别论。
12、她是自愿的,我们用点药更有情趣,你管的着吗?不要乱扣帽子。
13、这不留余地,只用扣帽子、打棍子的办法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结局你就可想而知了。
14、汗,不要乱扣帽子,远河兄能来,小弟求之不得,今天,咱们好好的喝几杯,唉,一个人喝酒,乍喝乍不是滋味。
15、更何况,一个单位的人际关系是那么错综复杂,一招不慎,就会被人家揪辫子,扣帽子,说坏话。
16、它们咋咋呼呼的,滥用形容词和定状语,对夸张和渲染不加掩饰,好乱扣帽子,说话像喊口号。 (好工具)
17、他的那种所谓批评,实际上就是给人扣帽子。
18、又容易给人乱扣帽子,当作痴男怨女的范本,我偏偏要光明正大的争取所爱,等着看吧!
19、我们灵井向来奉公守法,究竟谁是谁非,大人断过之后才知道,单老又何必急着扣帽子呢!
20、’可笑,可笑之极,公堂岂是可以休息的地方,林宇你不要乱扣帽子。
21、实事求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能使人心服口服,但那种随意上纲上线、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的做法,是不能说服教育人的。
22、扣帽子经常在政治和战争时期的场合被使用,但很少用于广告。
23、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
24、里边并无扣帽子打棍子等不实之词。
25、在会议和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
26、这个乔安娜,竟乱扣帽子?“你就算否认也没有关系!”。
27、当遇到运用扣帽子手段的宣传时,我们应该试图将我们因为那些“帽子”所引起的情感和我们因为那些实际的想法和建议所引起的情感分开。
28、少女鼻子发出一声轻哼,随即别过头去,不再理他,矮个儿男子不由暗松口气,他可生怕这女人在自己老大煽风点火,给自己乱扣帽子。
29、最起码的,学术研究必须让人说话,动辄扣帽子、打棍子,甚至捉将官里去,研究是无法进行的。
30、教师们很公正,杜绝偏袒和乱扣帽子。
31、有妹子保护才不怕被乱扣帽子。
32、政协工作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
33、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败和偏差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营造同心同向、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
34、这是基于偏见的另一种扣帽子方法。
◎扣帽子kòu màozi
[label;brand sb.with unwarranted labels;put a label on sb.] 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头上
他瞪着眼给我扣帽子,说我闹温情。——郭光《仅仅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