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句诛心之论,做危险分子能做到像他这样的水平,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2、第一部分的分析基本上都是一些诛心之论,实则对作者创作不会有多少价值。
3、在征求意见的座谈会上,他往往有不同凡响的诛心之论。
4、有什么理由反对上纲上线的诛心之论呢?有什么理由反对学生造老师的反呢?我们必须把“言论自由”。
5、究其原因,陈衍是在以“学人之诗”思想衡评“诗人之诗”之论。
6、衅端既开,仓皇无措,迁延日久,群议蜂起,有的专矜意气,有的专便私图,既少切中窍要之论,也无公忠体国之心,忽剿忽抚,迄无定见,以致酿成目下的局势。
7、他常常口吐珠玑,有不凡之论。
8、怀特的两种英译本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译入语最好为母语”之论可以休矣。
9、我要你实话实说不要发违心之论。
10、很多文章都剪取一滴一泓的生活世象,进行独出机杼的诠解,掘出与众不同的发现,并且每有粲花之论跃动于段落,令人在作家清新如画的描述中百感交集。
11、博云这句话几乎就是诛心之论啊,对每个男孩来说,杀伤力都是非一般的大。
12、至若庶之增益《汉志》八字以为脱误,及其他纷纷之议,皆穿凿以为新奇,虽镇力主之,非至当之论有补于律法者也。
13、据我的意见,子建大概是违心之论。
14、列御寇谓气为《易》而不及乎阴阳,王通谓人为《易》而不及乎天地,皆一偏之论。
15、孔夫子的这句话,实为不刊之论,大有道理。
16、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7、希望大家发动你们的朋友,帮得了就帮吧!好人有好报,不刊之论啊!
18、从此,泰山鸿毛之论作为一种生死观成为千古遗训,有气节的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19、或谓重办开馆兴贩之徒,神仙散自绝,不妨于吸食者稍从末减,似亦持平之论。
20、著作的结论和观点已是不刊之论。
21、阿弥陀佛,柔大侠,其实老衲这也只是作一诛心之论,也有可能是妄加猜测罢了。
22、而与一齐开放阀相搭档的自动警报逆止阀,亦可藉由本文之论述,力行改善。
23、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24、第一,外交政策现实派“为了社会稳定,容忍极权政府”之论,是井底之见。
25、但这实在是政治上的迂腐之见,文学上的皮相之论。
26、他批判形而上学的文章,堪称不刊之论。
27、人间世》)可谓深明世情的确然之论,然而,评骘是非,著书立言,能够做到善人之善而不溢美,恶人之恶而不溢恶,殊非易事。
28、如果说以上是从正面规定孝的内容的话,那么,实际上儒家也从反面划定了不孝的范围,其中以亚圣孟子之论最为全面和著名。
29、老领导谬夸了,皮毛之论,管窥之见怎敢登大雅之堂,引方家耻笑。
30、然为日一多,书生之论实又精警过人,一力晓喻,终使智禅师自己萌生了不敢坚持己见的念头。
31、创刊弁言中更宣布要“以大公之心,发折中之论,献可替否,扬正抑邪”。
32、例如“不刊之论”指的是不能删改的言论,用来说明真理和伟论,而现在很多人认为是“没有水平的言论”。
33、其学术观点卓然独树一帜,以其慷慨气度而陈卓荦之论,嗤黜空疏随人牙后谈性命者以为灰埃。
34、那两人争论得十分尖锐激烈,谁也不理睬他们的这一套持平之论。
35、清言中的箴言、警句也往往以韵语出之,如“点破无稽不根之论,只须冷语半言;看透阴阳颠倒之行,唯此冷眼一只”。
36、这本著作的结论和观点已是不刊之论。
37、在单位,他说话经常是不刊之论,办事总是目无全牛,使大家感觉差强人意。
38、时炀帝征诸郡儒官集于东都,令国子秘书学士与之论难,颖达为最。
39、生平所为皆可对人言,司马光之自信;运用之妙惟存乎一心,岳武穆之论兵。
40、像为新法叫好,他是明白的,不过他本来不屑为之,这新法纵然是好的,执行起来也不好,这一点唐棣所深知,让他写这种违心之论,实在不痛快。
41、常小兵、刘振亚们的薪酬之论,正是国企高管们饱受争议的焦点所在。
4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确是不易之论。
43、这篇论文既指出了作品的优点,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缺点,是篇持平之论的文章。
44、真正的研究都需要把具体认识落实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阐释,避免凿空之论,最终在形上学形上学领域,集中而明确地阐释以道家道家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取得的历史成就。
45、今科臣果摭拾其余,形之论列矣。
46、朕便不做诛心之论,却还要问一声他们到底要干什么?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君父?要把朕这座金銮殿拆了吗?
47、古人的某些言论犹如不刊之论,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48、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其不能,何不从众谋士之论,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49、其中卷九之论书部分对于梁同书书学思想的研究最为重要。
50、但今日社会之弊端,似非“诚信”二字可以赅括,换言之,倘若囿于道德沦丧的表象,则依旧不免会回到过去对金钱社会的批判,最终流于空泛之论。
51、老道士这句话,不失为持平之论!
52、自唐宋以后,呫毕小儒,徇其一孔之论,以谤佛毁法,固不足道,而震旦末法流行,数百年来,宗门之人,耽乐小乘,堕断常见,龙象之才,罕有闻者。
53、光与镇平生大节不谋而同,惟钟律之论往返争议,凡三十余年,终不能以相一。
54、如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便批判这种观点是“迂阔之论”。
55、此话当真是诛心之论,任谁知道自己竟然养了一头随时噬主的狼,心里也会跟吃了死苍蝇一样难受。
56、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57、这些经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地阅读。
58、黛玉哀叹“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
59、有艳医名侠,有豪客红粉,有传奇瑰丽之佳话,有顶天立地之豪杰,非江湖人,不懂江湖事,故而有将江湖豪杰与绿林草莽并为一谈之论说,着实招人可笑。
60、当年朱爷评沃,的是不刊之论。精彩,精彩!
61、这一番诛心之论虽然有些不恭,却是在情入理。
62、村学究道听耳食,窃一言以诧新奇,此等之论是也。
63、他的文论也由早期纯粹的汉学之论转变为以“立诚”、“有用”为宗旨,体现出汉宋调和的特色,而区别于同时代的古文家。
64、姚景听得这番诛心之论,心下一颤,登时住口不敢再言语。
65、这句话却是卡达尔的违心之论,织田信长的传闻,只要有十分之一属实,就已经教人难以消受,这个新娘,可说是倒了八辈子霉,卡达尔为其哀叹三声。
66、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67、我们认为他的话确为不易之论,令人心服口服。
68、孙膑还提醒齐威王,不要妄信那些坐而论道、无所作为却又满口片面仁义道德、不合实际的迂阔之论。
69、之论,旋即为侪辈所摈,愤而南下。
70、他写的那篇文章,使一些人咬牙切齿,可算得上是诛心之论了。
71、“血疑”之论,使得基于自愿的无偿献血事业遭受了沉重打击。
72、这个基本诊断在我看来真是不刊之论!
73、世间的事物纵多新旧之论,然东京却因新旧并存而蔚为大观。
74、此文在以后半个多世纪中被广泛征引,已为不易之论。
75、尽召疏中有名陪臣,使至京师,乃择内外臣僚数人,同译西来经传,凡事天爱人之说、格物穷理之论、治国平天下之术。
76、“多建管用之言,立有据之论,献务实之策,谋创新之举,努力成为推动顺德区科学发展的重要智库。
77、对于刚刚的那番勉励之词,其实,完全是刘统领的违心之论!说是在激励这些新兵,但实际上,刘统领正在亲手将他们推向死亡的深渊!……
78、出席本次研讨会之论文作者必须预先完成注册手续,以便安排第六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之编辑。
79、这话可谓是诛心之论了,周围的少年们似有所悟,看向萧姓少年的脸色更加不善。
80、这等诛心之论直接把扶苏推到了聚光灯下。
81、来头事未可料,诸大臣之论亦宜请援云。
82、凿空之论,在事实面前是站不住脚的。
83、其实,这种表面客观的所谓持平之论,倒是绝不公平的。
84、恐怕这并不是持平之论,里面明显夹杂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85、你要想证明你是对的,就拿出确实的证据,不要说些凿空之论。
86、先生适才所言修鬼之论,似乎言犹未尽,其中还有很多模糊的地方,能否再仔细说说?
87、我是善良的人。不刊之论,无可厚非!!!
88、至于“切实保护教师安全”,在我看来,也是不切实际的迂阔之论。
89、如今,任你再是粲花之论,也免不了你假冒圣宗之罪。
90、固然有功,不过眼下却不必细究,是非功过,后世自有持平之论。
91、再者,从孟子将智德关联良知良能,来对比多玛斯之论智德与良心、良知之差异。
92、他的持平之论,使辩论会场顷刻间鸦雀无声。
93、这篇论文既指出了作品的优点,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缺点,是持平之论。
94、这句话真是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的不刊之论。也作“不刊之说”。
95、看着龙汐充满自信的笑容,他说出的这番诛心之论也被她自动跳过了。
96、他的话并非不刊之论,他不过仗势罢了。
97、现在洛克的思想虽已部分失去了真理性,但其关于政治社会中私力救济的论断仍是不刊之论。
98、“舆人之论”主要包括“舆人之谋”和“舆人之诵”。
99、人民群众的发言是不易之论,我们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
100、药家鑫这件案子舆论最不应该的就是对当事人做了大量的诛心之论,而且不乏恶意地去忖测当事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