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她一心为国、赤诚爱民的崇高精神,使动乱的南北朝时期的岭南一隅得以偏安,经济发展、人民安家乐业、文化普遍提高。
2、南宋偏安南方以后,在半壁河山的窘境下,被称为“天子南库”。
3、宋元的借古讽今南宋时期,金兵入侵,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民众抗金热情高涨,而南宋朝廷却懦弱无能,苟且偏安。
4、居安思危,能有几人做到啊?东魏王族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何况塞外胡族皆有我大汉与西赵抵御,其偏安内地,上梁不正下梁歪,举国上下穷奢极欲,安能强国?
5、很多人对此并不理解,还认为他是偏安一隅,不愿去争名逐利。
6、说实话的,逃亡中原地区,或许能偏安一阵,但是北有僧格林沁的精锐旗兵,南有曾国藩的强悍湘军,夹击之下恐怕也只有覆灭一途。
7、南宋王朝偏安一方,苟且偷安,不谋收复国土,只是贪图享乐,结果只能是加速灭亡。
8、还有教授夸夸其言全是因当局无能,乃致“更大的社会结构”与“偏安保守的意识形态”制造出随机杀人魔王。
9、南朝虽然偏安一方,但政治体制朝廷规制基本沿袭两汉旧制,又有佛道盛行,所以南朝儒生依然衣冠礼乐,文采风流,善谈名理,雅俗共赏。
10、曹操这是个真心话,相比整天满世界嚷嚷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刘备!这个无声无息,低调得常常让人忘了他的孙权,才是最危险的!“来人,传李典进来!”。
11、第一,他从汉贼不两立,到蜀魏不两存,到有魏则无蜀,到“王业不偏安,惟坐以待亡,孰与伐之?”。
12、而它绝不会给数以万计的人提供那些不需动脑,只需偏安一隅,遵循手则的中产阶级职位。
13、逃避只会被击败,迂腐终会被淘汰,这么简单的道理,总有人不懂的,当全世界都为了白骨、鲜血和生存而拿起长剑的时候,有些人却守着盒子,自欺欺人的偏安于一隅之地,最终,谁会化为白骨已经一眼可知了。
14、湾偏安与图强之各种现象作深入生动之勾勒,传诵一时。
15、整日间为别人求财消灾,自己的运气却时有不济,偏安一隅枯坐风尘,仰求南。
16、她是足以玩弄生命的鬼医,却偏安一隅当着她的酒娘,祸害天下,人称痞子。
17、万佛朝宗,一心所向,日本庙虽远离大吉岭小镇中心,偏安于一侧,然要走错,似乎也是不大可能。
18、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19、如果你喜欢回归自然、享受偏安一隅的舒适惬意,我相信对你来说,独具视觉的景点,五指山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其父云海天曾官至护国大将军,后恐功高盖主,主动请离上京偏安一隅。
21、说一千道一万,这一切祸患终究是杨刚惹出来的,如果杨刚不明着坑人,说不准关中士绅能苟且偏安,保全自己,可杨刚损招一出,士绅们便立刻要做出抉择。
22、大丈夫当志在四海,怎可以偏安一隅,得过且过。
23、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4、后出师表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惟坐待亡,孰于伐之!可笑后世的一些历史小白们还在那里贻笑大方。
25、近年来,各个小国都逐渐被唐王朝蚕食着,只有池南国偏安一隅,在这富庶之地生存了下来。
26、女真灭辽,后来竟是逼大宋南渡,偏安东南半壁江山。
27、直到东晋以后,由于江左偏安的局势与玄、佛思想的熏陶以及江南明秀山水对士人精神的慰藉与刺激,才促使山水游记的全面兴起。
28、不过从今年开春至今,偏安红海湾一隅、素有“中国女鞋之都”美誉的惠东,正在经受一个前所未有的严冬。
29、永平占据中原及北、太雏坐拥江南水路、安蜀偏安两川沃壤、天璋起兵外域辽原,四国皆是世家起身,基业深厚,非是一日所成。
30、而此时九州各地的藩镇诸国却日益强大起来,他们或世袭传承偏安一方,或东伐西讨欲满足自己无止尽的贪欲,更有甚者自封为帝虎视神州。
31、这样一个二流角色,能够维持住南宋偏安的局面已经很不容易了。
32、由于扎克雷是中洲通往西陆的咽喉,撒哥逊—美索联合王国见有使自己摆脱偏安于一隅的局面,就欣然答应了扎克雷提出的保护。
33、虽然赵佗只是一介草头天子,偏安一隅称王称帝,但是手底下拿出个三四万人来还是很容易的。
34、人族偏安神州一隅,长久的安逸生活已经让他们忘记了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难,也让他们忘记了强大的妖族的虎视眈眈。
35、南宋偏安江左,当权者在这里苟且偷安。
36、王业不偏安,惟坐以待亡,孰与伐之?
37、整日间为别人求财消灾,自己的运气却时有不济,偏安一隅枯坐风尘,仰求南来北往的客。
38、同时孙中山认为广东只是偏安一方,苟且能图存,而非久安长治,如能出兵则可以统一中国。
39、她一心为国、赤诚爱民的崇高精神,使动乱的南北朝时期的岭南一隅得以偏安,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文化普遍提高。
◎偏安piān’ān
(1)[be content to retain sovereignty over a part of the country]
(2) 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部分领土
王业不偏安。——《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偏安一隅
(3) 借指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暂居某处
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