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学者在通史、区域史、国别史和专题史诸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
2、这些叙述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史,亚洲历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3、《通史》对内蒙古历史上民族融合过程的叙述细致入微,上述所举不过其荦荦大者,但我们仍能从中把握内蒙古历史发展的主流与大势。
4、概括起来讲,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编写中国通史的指导原则。
5、擅长山水和花鸟,涉猎人物、研习书法,略通史论。
6、这些或者残缺得只剩下几片,或者修复一新宛如刚刚烧制好的样品,它们排列在一间房间里简直就是一部无声的中国通史。
7、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
8、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
9、来自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10、盛世编史,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中国大地上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公路交通史的编纂。
11、如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本。
12、第一部官修正史《大连通史》出版发行。
13、郑樵第一个创立了中国通史体系。
14、当然,反过来说,中国通史也不能是历史学家凭借记忆或涉览所及,或个人兴趣而决定取舍。
15、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历史学家试图将犹太史、基督教史、过去的希腊和罗马文献合为一体,写一部通史。
16、所以中国古代货币流通史成为通货膨胀史的悲惨历史。
17、范文澜在长期的通史研究工作中,总结出通史编撰的“直通”、“旁通”、“会通”原则,对今天的通史编撰仍然具有极其宝贵的指导作用。
18、戴逸主编的《中国通史》,无纲无目,无章无节,实际上是插图本中国历史故事,却堂而皇之标榜为《中国通史》,无非卖狗悬羊。
19、河间献王刘德,乃汉景帝之子、武帝之兄,生于西汉前期,精通史书,多才多艺,封为河间王。
20、相关记载对于汉代交通史研究,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21、明代的所谓皇庄,按照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记载,兴起于永乐末年,于正德时期达到高峰,然而到了明世宗即位后的嘉靖年间,皇庄就已经被废除。
22、这本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中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
23、因此,我们在综述这一问题时,为叙述方便,凡包举古代、近代者,均视为通史范围。
24、余读此西洋通史原文仅到三分一,即感大愉快。竟在一年内,此书通读无遗。此乃余中年以后读书一新境界。使余如获少年时代。亦当年一大快事也。
25、《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开始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
26、作为迄今第一部通宝币制的专题通史,该书对货币史著之结构、体例和内涵等范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成功创新。
27、元德秀去世后,唐代文学家李华为他撰写《元鲁山墓碣铭》,当代史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称他是“推动古文运动的先驱”。
28、线装书则是《十州通史》,记录了十州的奇闻异事,历史通鉴,稗官野史。
29、这里所谓的中国史学通史,并不是一个十分严格的概念。
30、它是一座属于世界交通史、贸易史和文化史的历史名城。
31、学衡派对于中国通史的编写曾作过一系列探讨。
◎通史tōngshǐ
[comprehensive history;general history] 指对各个时期史实连贯叙述的史书
《世界通史》
《中国通史》
【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