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长沙后,他发现焦达峰、陈作新的都督府一片混乱,立宪派组织了一个参议院总揽全权,焦达峰等革命党人遇事受挟制。
2、诚然,这部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保证了国会权力,限制了王权,形成的权力结构沿用至今。
3、俄罗斯立宪民主党人与当局作斗争时曾请求过‘地狱之河’的帮助,他们当时并没有料到这将带来什么后果。
4、《序》中认为,国家已处危亡关头,立宪的作用,就是让人民有参政权利,使之共负国家责任。
5、君主立宪政体借款需经议会同意,因此其借款成本要低得多。
6、这国家的政治史是混乱的争辩和阴谋,现在这个王国总是被人们描述为一个君主立宪制的,有一个无实权的国王的国家。
7、事实上,至少在某种程度上,革命派、立宪派、地方士绅,甚至于官员,都共享一种现代民族国家之融合一体的神秘观感。
8、清政府在“预备立宪”中,不仅拟订了关于这一机构的法律草案,而且就这一机构的设立作出了安排。
9、而在这些杰出的美国立宪者中,人数所占比例巨大的法律饱学之士又起到绝对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就是本文所说的那些“美国开国法律人”。
10、东瀛社民党党首表示说这一行为是否定立宪主义的暴举,东瀛连结党的代表也抗议执政党在密室协商中决定事关安保的重大问题,怒骂安培荒谬至极。
11、庚子后新政牵涉多端,其中荦荦大者包括官制改定、代科举以新式教育,甚至立宪准备。
12、西儒恒言:立宪国重法律,共和国重道德。顾道德为体,而法律为用。今将使吾民一跃而进为共和国民,不得不借法律以辅道德之用。
13、这帮青年组织了开化党,主张“外结日本,内行改革,联日排清,脱离中国,宣布朝鲜独立,实行君主立宪”。
14、君主立宪、皇族内阁、铁路国有。
15、英国君主立宪制,保留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首脑。
16、近代江苏立宪派既是江苏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也是国内立宪派的中坚力量。
17、女王迫于压力只能屈服,但还是恳求美国人民恢愎夏威夷岛君主立宪制,希望美国人民承认自已政府的合法地位。
18、这一立宪政体的基本特征是国王或国家的权力受到明确约束,统治要基于法律而非君主的个人好恶。
19、立宪法易,行宪政难,宪政建设,兹事体大,思想启蒙,刻不容缓。
20、清政府的倒行逆施最终导致了留日立宪派的分化,不少人投身革命阵营,客观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成功。
21、这一年朝廷新政,除缩改立宪预备年限外,不过是颁行现行刑律;颁行币制则例,以库平银七钱二分为圆是主币,圆角分厘,各以十进,永为定例。
22、立宪民主是宪法性规则约束下的一种有限民主,立宪规则理论是布坎南宪政民主理论的核心内容。
23、革命派对“皇族内阁”的反对自不待言,而被这份名单打击最重的,却是曾对清廷抱以厚望的立宪派。
24、在清末预备立宪的政治改革中,满汉关系极为敏感,至为关键,始终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5、预备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妥协,导致了“十九信条”之出台。
26、其兄汤化龙也非等闲之辈,早在立宪运动中就做到湖北谘议局议长,汤芗铭此时并不知哥哥在此变故中前途命运。
27、或以“完全”的立宪面目来取信于民,笼络人心,缓和统治危机。
28、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民主国家。
29、但参议院的设立,却被从武昌来的同盟会领导人谭人凤认为是立宪党人篡夺权力,因而被迫解散。
30、白皮书应重点总结立宪、行宪、护宪、守宪方面的进步情况,直面依宪治国、依宪执政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31、当时,武昌起义已经发生,四川同志军起义也蔓延全省,磅礴的革命形势迫使端方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转向拉拢四川立宪派士绅以支撑危局。
32、其中,立宪是基础,行宪是重点,护宪是保障,守宪是关键。
33、这一宣传使新型政党观念得以传播,使人们对政党政治的重要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为以后立宪运动中政党的纷纷成立奠定了基础。
34、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进行工业化浪潮,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35、要是你把未来的立宪制郡主所需要的原料注入一台电脑,你就能生产出威廉王子。
36、有人“竞言武事”,认为必须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有人提出“制造商估立宪国会之说”,主张必须发展商业,实现立宪国会制。
37、立宪民主党被取缔,没有办法发出声音。
38、建立宪法法院专司宪法诉讼是我国宪政体制下较为理想的选择。
39、要想真正管住权力,就必须把帝国变为立宪国。
40、这场改革运动的中心任务,就是仿效日本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41、与其他谘议局相比,顺直谘议局在清末筹备立宪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健性。
42、就像美苏当年“抽风”,都曾一度禁酒,甚至动用立宪,可率尔操觚,违反了人性之常,最后不了了之,落下个千古笑柄而已。
43、要是你把未来的立宪制郡主所需要的原料注入一台电脑,你就能生产出威廉王子。我们有足够原因来抱有如此高的信心。
44、“五大臣出洋”正式拉开了清末预备立宪的序幕,当时的舆论是如何看待这一轰动事件的呢?
45、清末立完由于采取预备立宪的方式来推行宪政建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学界积极的认识。
46、一开始只是拍一些空镜、过场戏,让张立宪这帮饭局人士熟悉摄影机,熟悉剧组的拍摄环境。
47、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千孔百疮的国家,分权化的立宪并不是对症良药。
48、还有人要求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以及更多的权利和其他改革。
49、载泽回国后,立即成了君主立宪政体的鼓吹者。
50、中外臣工见了此旨,无不疑心,以为正值预备立宪,新政进行,忙得不得开交时光,忽有这闹中取静、忙里偷闲的间着,朝廷举措,真是出人意外。
51、前年,宣布预备立宪诏书,本年颁示预备立宪年限,万几待理,心力俱惮。
52、主张君主立宪的旧官僚谭延闿顺风转舵,响应起义,当上了湖南参议院院长,然后他策动兵变,杀害了焦达峰,自己则当上了湖南都督。
53、先是在康梁的影响下,他从一个热衷功名的年轻人,变成立宪主义者;又在革命党人所办的报刊影响下,从立宪主义者变成民族主义者。
54、无法不看见张立宪、何书光这帮子精锐,在发了狂的火力,在我们还从未见识过的密集射界中抽搐,摔倒,南天门的每一个火力点都以每分钟数百发的速度喷吐着弹丸,年青人洒尽自己的血,但甚至无缘踏上西岸的土地。
55、如今很多史学家都认为他是位开明之士,当年他极力主张君主立宪,也曾向西太后谏言过,但西太后听后不悦,把他和恭王一起轰下去了。
56、属意立宪改良的人士翘首以望。
57、正式君主立宪制,其行政的国家是英国君主,所代表的总督秘书长。
58、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因而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
59、在机场,他受到支持者热烈的欢迎,他告诉,他希望有一个真正民主的改革,使巴林转变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60、随着清末“预备立宪”的开展,选举制度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在中国确立和实践。
61、他们创办了多种刊物,像《新民丛报》、《政论》、《国风报》,极力鼓吹君主立宪,这一派在体制内深得人心,尤其是在野的士绅阶层如张謇、汤寿潜等人。
62、那也不行啊,换了立宪前那就是摸哪砍哪的节奏,听哥哥一句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谓男女之防不得不申……
63、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64、如果我们要展望未来的话,我们必须重现立国者的立宪保守政府理念。
65、迁延至今,乃以立宪改官,诈伪无信;借债收路,重陷吾民。
66、东京的小金井市议会表示,“通过变更宪法解释以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方针违背了以立宪主义为前提的民主政治”。
67、在这种情况下强行表决,是对国民主权的践踏和对立宪民主的破坏。
68、黎元洪亲自到国会致祝词,他希望议员们“一心一德,无党无偏,以法治为指归,立宪政之基础”。
69、可问题是,依据西方国家宪法的规定,现代政府对国会负责,这是现代立宪民主制度下的一个基本原则。
70、如今很多史学家都认为他是位开明之士,当年他极力主张君主立宪,也曾向西太后谏言过,但西太后听后不悦,把他和恭王一起给轰下去了。
71、路透社评价,荷兰是君主立宪国,女王却发挥不小作用。
72、四川保路同志会由蒲殿俊、罗纶这些立宪党人领导,做不成什么大事。
73、咨议局联合会很快向都察院提交了一份抗议书,明白表示皇族内阁与君主立宪政体有不能相容的性质,要求朝廷迅速改正,尽快于皇族之外选派大臣重组责任内阁。
74、最早梁启超用“宪政”来支撑黄尊宪提出的“立宪政体”,将“宪政”理解为“有宪法的政治”或者是“按照宪法来安排的政治”。
75、杨度的政治理想是通过君主立宪,把灾难深重的中国改造成可与列强角逐于世界的经济、军事大国。
76、巴林的抗议者仍旧接受君主立宪制吗?
77、官员在谈到立宪时所常出现的乌托邦主义与理想主义式的论调,显示出一种有异于过去的转变。
78、西班牙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皇室只有礼节上的功能。
79、在他所拟文告坚持以君主立宪为准绳,但依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80、它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
81、晚清预备立宪是中国政治史上鲜有的政治妥协的产物。
82、改革中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资产阶级立宪派与清政府在宪政模式问题上存在的冲突。
83、普列汉诺夫由于表现出半立宪民主党的倾向而名声大减。
84、宪法应该明记立宪君主国、国家元首、日本未来的国家性质。
85、以往对清末立宪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京外各省及海外的立宪派士绅,实际上当时在北京政坛上也活跃着一股京城立宪派势力。
86、由传统集权政体向现代立宪政体的转换,是梁启超的宪政理想。
87、当时国会的议题非常明确,就是更改国体,推行君主立宪,在给袁世凯的推戴书中说元首当视乎民意为从违。
88、伊藤博文组建的立宪政友会的成员要比山县内阁理智的多,在第一时间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反应过来了。
89、从技术上讲,君主立宪制只是一个特定类型的君主制。
90、清末改革包括新政和预备立宪。
91、但是,在民初共和制的困境下,思想界的君主立宪思潮发起了两次企图恢复君主制的复辟运动,共和主义的思想一度受到威胁。
92、前者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规模、范围与职能的有效建设问题,后者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立宪民主制度的建构问题。
93、清末改良派和清政府分别通过变法维新和预备立宪进行了宪政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94、君主立宪是要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确立主权在民原则,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最终来源。
95、清政府决定师法日本,与明治维新一样从改革官制入手,并将原先成立的考察政治馆改组为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专门预筹机构。
96、日俄战争中日胜俄败加速了中国的资产阶级立宪运动。
97、徐锡麟谓越立宪的快,越革命的快,斯言实获我心。
98、另一方面,在西方国家的立宪民主制下,权力的相互制约已经异化为党派间的彼此扯皮和相互掣肘,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器的运行效率。
99、戊戍变法失败之后的梁启超也与康有为分道扬镖,逐渐放弃君主立宪,而改奉民。
100、这部分人成为留日学生中的立宪派。
◎立宪
[constitutionalism] 君主国家制定宪法、实行议会制度的政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