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 > 造句
造句大全 造句子 词语造句
文天祥造句子

1、中国历史上那些“忧心如焚”者如伍子胥、岳飞、文天祥、于谦、夏完淳、谭嗣同等,或因本朝昏聩而铸成千古奇冤,或因国破家亡而谱就烈士魂曲。

2、这里,还是两位历史文化名人文天祥、胡铨的故乡,它们分别是东固山下的富田镇和芗城山下的值夏镇。

3、两厢碑廊上有陈白沙的慈元庙碑、张诩的全节庙碑、杨以城篆写的文天祥《正气歌》,以及明成化、嘉靖年间重修祠庙等石碑十余块。

4、文天祥、张世杰请皇室转移海上避难,由他们领兵背城一战,但陈宜中不许。

5、文天祥成仁取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文天祥的浩然之气对捍卫民族尊严有重要意义。

7、宋摄政太皇太后谢道清拒绝张世杰、文天祥背城一战,以图求存建策,一面送益王赵?、广王赵?南逃,一面遣使赴元请降。

8、文天祥的高风亮节,值得每个人学习效法。 

9、却说张弘范自从这日得了陈懿,次日才起碇前进,到得潮阳,才晓得文天祥早已奔回海丰去了。

10、除了这两层含义,在府学胡同腹地的文天祥祠里有一棵枣树,它还代表着民族英雄文丞相的一颗赤胆忠心。

11、历代文坛巨匠李白、杜牧、白居易、文天祥、梅尧臣、汤显祖以及佛门高僧黄蘖、鉴真等曾经先后登临,并留有大量诗文。

12、“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就义之后的衣带诏,正气浩荡千古,实乃读书人的最高境界。

13、文天祥紧紧伏在马背上,两只手死死搂住马颈,只感到耳边风声呼呼,隐隐传来呼叱之声和兵刃相交之声,后面的话语再也听不分明。

14、这日,忽由邹那里转奉到一道诏书,文天祥连忙整理衣冠,跪接读毕,原来是起复文天祥仍为原职,命文天祥不必终守母丧,当以国事为急,速速出兵征元。

15、文天祥忠心报国的事蹟流芳百世,永为后人所景仰。

16、文天祥公园是纪念精忠报国的文天祥,其六米高的铜像屹立于公园的最高处,令人肃然起敬,铜像后有一幅雕工极之精美的大石碑,栩栩如生地把文天祥的一生纪录下来,石碑尽头还刻上文天祥被关在蒙古监牢其间所写的《正气歌》,其英勇、气节和爱国精神更震撼每一位游人的心灵。

17、蒙古伯颜,兵临城下,侵略气焰嚣张至极;状元宰相文天祥,“盛世风流,乱世英雄”。

18、知必言,言必尽,这是文天祥给所有将领的权力。

19、文天祥坚强不屈,建立下许多丰功伟绩,当他被奸人谋害时,还慷慨激昂地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篇,他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20、张世杰、文天祥请求三宫转移海上避难,由他领兵背城一战,又被拒。

21、文天祥忠义之后,风俗淳厚,懂礼谦让,崇尚气节,富贵而言视如粪土,天地浩然正气也。

22、却说此时文天祥在江西,早听说贾似道丧师辱国,只气得他三尸神暴躁,七窍里生烟,便立刻招兵买马,准备勤王。

23、宋朝灭亡后,文天祥慷慨悲歌,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爱国诗篇。

24、少顷,内侍引着文天祥来到阶下,文天祥长揖不拜。

25、欧阳氏将文天祥丰丰厚厚含殓入棺,径升到欧阳氏家中来,又替他设了灵位。

26、现在还很年轻的文天祥,一身士人打扮,儒雅风流,仪表堂堂,给刘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7、文天祥坚强不屈,建立下许多丰功伟绩,当他被奸人谋害时,还慷慨激昂地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筏心照汗青"的诗篇,他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28、次年八月,空坑兵败,与文天祥退守循州。

29、据这样看起来,文天祥、张世杰两人做的事业非不可成,是你们不能继其志,所以才不成了。

30、唯独一个不怕死的文天祥,偏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就做些个"鸡鸣不已于风雨"的傻事。

31、扬子江文天祥详细内容到百度里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32、蔺相如有信心,才能将和氏璧完璧归赵;王勃有信心,才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文天祥有信心,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叹。

33、比若文天祥,一片丹心,欲化浩然正气,这就是他的执了。

34、文天祥辗转回到永嘉,面对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心中感慨万千。

35、人不仅需要保持本色,还要像许多爱国人士学习。纵观古今中外,多少爱国人士把生命献给了祖国:苏武、文天祥、董存瑞、邱少云等,不管生命是多是少,是长是短,他们的献身是悲壮而慷慨的。

36、到了山庄,文天祥举目一看,整个山庄已经成了一片焦土,四处颓垣断壁,看上去满目凄凉,但周边的树林离山庄尚有一段距离,故而树林竟未被烧。

37、文天祥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格精神可一言以蔽之“知其不可而为之”。

38、宋文天祥《遣兴》诗之二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敛便神仙。

39、文天祥展眼望去,那一帮的半山村村民都是往更上面的山谷去的,在那里也有一个聚集了不少人的工地。

40、此时文天祥说了这一篇话,才稍为出了些恶气,却从容自在,毫无惧色。

41、此乃当代的文天祥,忠义感天,肝胆照人,与我是莫逆之交。

42、生命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43、文天祥忠心报国的事迹流芳百世,永为后人所景仰。

44、他的知识告诉他那最高的责任,他的体谅又逼著他去顾虑那最迫切的问题。他想起文天祥,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

45、不为斗米折腰,陶潜择归隐,弃荣华,于是《归去来兮》传诵千古;临刀戟而不屈,文天祥择死国,弃官爵,乃有灼目丹心永耀汗青。

46、文天祥慷慨就义,充满气壮山河的节操。

47、文天祥被俘后,誓死不屈,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均以正义斥之。

48、一旦兴化和仙游两城被破虏军拿下,泉州的门户洞开,蒲家兄弟只能与文天祥的破虏军背城一战。

49、有失败,有英雄,但没有什麽失败的英雄。文天祥、史可法都是大大的成功的英雄。英雄从不失败,他在天塌时候,也会捞到天鹅。

50、博罗本就厌恶无骨气的贰臣,又和留梦炎常在朝堂上不对付,乘机落井下石当初文天祥给留丞相写了一首诗,我费了不少劲倒是记了下来。

51、据介绍,“正气堂”是清初为纪念文氏先祖、文天祥仅存的孙子文伯平而创建,“龛图碑”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成为凤凰文氏为文天祥后裔的有力证据之一。

52、文天祥见到赵显,千愁万绪涌上心头,跪下痛哭流涕,连声说“皇上勿为小人所用,圣驾请回!”。

53、赵宋末造,大厦将倾,文天祥却以一身任天下之重,尽心力而为之,诸多艰难险阻、千态万状,不惮其劳,不易其志。

54、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55、文天祥英勇抗敌名垂青史。

56、当年初接到谢太后的诏书后,文天祥捧诏涕泣,三天后,他便传檄诸路,招兵屯粮,很快就招募了五万人的大军。

57、张弘范麾下先锋张弘正于五坡岭,擒获宋丞相文天祥。

58、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景仰。

59、劝降不成,元朝统治者把文天祥从馆驿移至兵马司,枷颈缚手,恶衣菲食,想以此消磨他的斗志,逼他改弦更张。

60、有失败,有英雄,但没有什么失败的英雄。文天祥、史可法都是大大的成功的英雄。英雄从不失败,他在天塌的时候,也会捞到天鹅。

61、宋军回境后,在重庆,几名原文天祥部将将王惟一这个抓捕文天祥的汉奸陵迟处死。

62、南海文天祥详细内容到百度里查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63、那个,文天祥大大啊,咱能把话说明白点么?您老这一大串连词拽句的,我听不懂啊。

64、文天祥在就义前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

65、史可法、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高风亮节,一直为世人所景仰。

66、语文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语文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得丹心照汉青”的浩然正气。语文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达。语文就是杜少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67、文天祥这一次出使,一反以前南宋使节的奴颜脾膝,苟且偷生的态度,捍卫了民族的尊严,表现了宁死不屈的高尚民族气节,谱写了一曲流芳千古的民族正气之歌。

68、当文天祥面对死亡与背叛的抉择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以死明志。

69、蔺相如有自信,才能将和氏璧完璧归赵;王勃有自信,才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文天祥有自信,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叹。

70、“疾风知劲草”,文天祥面对强敌,威武不屈,最终以身殉国,充分显示了英雄本色。

71、文天祥宁死不降的选择,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是不识时务,但他的崇高气节却赢得了后人景仰。

72、文天祥夺得百余只战舰,因见天色已黑,便下令鸣金收军,把战舰一齐泊住了。

73、文天祥在这恢弘巨丽的皇室庙堂里享受了百余年香火之后,杨继盛受封入祀接任,成为四百余年来天地正气在人间的化身。

74、文天祥瞻前思后,好不伤心,终日在家,百无聊赖中想起那舍死报国的念头,转觉得我从此以后便可以毫无牵挂,专心誓志去复国仇了。

75、文天祥的爱国诗篇感人肺腑,千古传诵。

76、文天祥在狱中忍受着非人的折磨,誓死不屈服。

77、赵王月)“我们安排在周四到文天祥祠、袁崇焕祠进行打扫和上香、祭拜!不举行祭祀程序!请参加者‘沐浴更衣’,素食。

文天祥的词语解释
(1236-1283)南宋大臣、抗元英雄。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岁中状元。1275年,元军沿江东下进逼临安(今浙江杭州),他在家乡赣州招募义军奔赴临安,任右丞相,曾出使元营谈判,被扣。后脱险,回南方重组军队,坚持抗元。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他被押送往北方途中写下不朽诗篇《过零丁洋》。次年至大都(今北京),被囚四年,备受折磨,坚持不降,终在柴市口殉难。狱中所作《正气歌》,尤被后世传诵。m.
收藏 菜单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