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姓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868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凯姓起源
凯姓主要源自:姬姓。
凯姓凯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远古颛顼帝高阳氏之后,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据史籍《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在远古之时曾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即垂、益、禹、皋陶之伦,庭坚则皋陶之字,其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又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世济其美,不陨其名。颛顼帝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无不时序,地平天成;又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此谓之八元、八恺,齐聚华夏之庭。至是臣下民众皆服。八恺,亦作八凯,相传是古代颛顼帝高阳氏的八个才子,他们帮助帝君处理国家大事,政绩很好,同时由于他们和乐稳秩,平易近人,世人称之为“八恺”。
八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恺氏。在古代,“恺”与“凯”二字通假,因以有“凯”代“恺”为姓氏者,改称凯氏。凯氏与恺氏同宗同源,属于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凯姓凯姓起源二
源于苗族,出自远古三苗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凯氏先祖原为苗族,源于殷、周时期的鬃人,在历史上曾自称为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有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秦、汉时期,苗族先人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蛮、武陵蛮”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有学者认为苗族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的民族,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作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五千余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二世纪以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今海南地区的苗族则是在公元十六世纪从广西迁徙去的士兵后代。苗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成三大方言,即湘西(东部)方言、黔东(中部)方言和川黔滇(西部)方言。方言中相同部分在60%以上。许多苗族同时通用汉语。苗族曾有自己的文字,但很早就失传了。公元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教士与苗族、汉族的文人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俗称“老苗文”,现在仍在川、黔、滇部分苗族中使用。自1956年起,中央人民政府与苗族一起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三套文字方案,目前一直在推广使用,效果很好。苗族人古先无姓氏,后在与汉族的不断融合过程中开始采用汉姓,其中有因居住地为贵州凯里地区,遂为凯氏。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惨遭战火复荡,人口凋敝,因此在清朝初期,满清政府从湖广地区大举迁民于四川发展农耕和采矿生产,贵州凯里的一支凯氏苗族被迁徙至重庆府,后凯氏族人中又多有人被征兵到安徽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自此逐渐分播各地。
凯氏(恺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商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零七十八位,以恭州、徽州为郡望。
今凯氏(恺氏)族人主要分布于贵州、重庆、安徽、海南、台湾等省区。
恭州:亦称巴郡、楚州、渝州,即今重庆。距今二~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公元前十一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其行政中心设在原重庆市。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隋朝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隋文帝因重庆地区有渝江(长江支流从江津到巫山的五百七十二公里重庆段,包括嘉陵江、乌江、綦江、大宁河、涪江等各支流沿线),遂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宋朝淳熙十六年(己酉,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八百余年。清朝光绪十七年(辛卯,公元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民国二十六~三十五年(公元1937~1946年),日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国民政府移驻重庆,重庆成为中华民国的战时陪都,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重庆又有“三都之地”之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重庆仍为直辖市。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年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代管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
徽州: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1955年与1981年在绩溪县发现的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证,早在六千年前,翚岭(徽岭)南北就有人类活动。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本区属扬州,即所谓“蛮夷”所属之地。春秋时期的周元王三年(戊辰,公元前473年)以前属吴国,吴亡属越;周昱王(周显王)十四年(丙寅,公元前355年)以后,越亡属楚。实际上当时吴、越、楚三国并存,战争频繁,徽州地区被作为拉锯战争之地辖属时有变动。秦王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本区设黟、歙二县,属会稽郡(治三阴,今浙江绍兴)。楚汉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长兴县)此时之歙县包括今歙、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等地;黟县包括今黟县、祁门、石台等地。楚汉战争之际,本区一度为项羽所占,作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不久为汉将陈婴所占,属汉。汉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黟、歙属荆国(治今淮南)。汉高祖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黟、歙属吴国(治今江苏沛县)。汉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黟、歙属江都国(治今江苏扬州)。汉武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置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歙、黟为其二城。汉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立武帝子刘胥为广陵王,歙、黟属广陵国(治广陵,今江苏扬州),汉宣帝五凤四年(丁卯,公元前54年)刘胥获罪自杀,国除,复为丹阳郡之属。汉成帝鸿嘉二年(壬寅,公元前19年)立原中山靖王刘胜之裔刘云客为广德王(治广德,今安徽广德),黟县属丹阳郡;歙县仍属丹阳郡。汉永始元二年(乙巳,公元前16年),刘云客死,无子,国除,黟县复属丹阳郡。汉平帝元始二年(壬戌,公元2年)立广川王刘越之裔刘瘉为广德王,黟县复属广德国。王莽篡汉,新朝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贬汉广德王为公,改黟县为愬虏。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庚寅,公元30年),复名为黟县,仍属丹阳郡。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农历12月,孙权派部将贺齐出兵消灭歙地所谓“山贼”(实际是对抗孙权的山越、水越和汉人混居而成)金奇、毛甘和黟地陈仆等,将原歙地一分为五,即:歙、休阳(划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阳(划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划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划原歙以东一地新立,今浙江淳安),加上黟共六县一并从丹阳郡分出,建立新都郡,治始新(今浙江淳安)。三国孙吴永安元年(戊寅,公元258年)休阳县因讳吴主孙休改为海阳县。晋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晋灭吴,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仍属扬州。所属新定县改为遂安县,海阳县改为海宁县,加上原属之始新、黎阳、歙、黟,仍领六县。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甲辰,公元464年)并黎阳于海宁,当时新安郡领五县,即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壬寅,公元522年)将原属吴郡管辖的寿昌县(即浙江寿昌县,今并于浙江建德市),划归新安郡,新安郡从此复领六县,即海宁、始新、遂安、寿昌、歙和黟。梁武帝大同元年(乙卯,公元535年)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一作梁安),郡领县七,不久,废良安县,郡仍领县六。梁武帝承圣二年(癸酉,公元553年)将原新安郡一分为二,遂安、始新、寿昌三县仍属新安郡;将原并于海宁的黎阳重新划出,复为二县,加上歙、黟共四县,由新建之新宁郡管辖(即今本区的基本区域),治海宁,与原新安郡并属扬州,此时之新安郡非今之“徽州”,但时仅九年。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再次将黎阳县并入海宁县,复将新宁郡并入新安郡,领歙、黟、海宁、始新、遂安和寿昌共六县,隶属东扬州。隋文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为州,以州统县,将歙、黟二县并入海宁为歙州,州治设海宁;又将始新县改为新安县,原遂安、寿昌并入新安县,划归婺州(今浙江金华)管辖。歙州辖地仅有原新安郡的一半,即今徽州的基本地域。此后近二十年称“新安”的又非今日之“徽州”。隋文帝开皇二十一年(辛亥,公元591年)恢复原歙县,并将早先属海宁的篁墩划归歙县管辖,恢复原黟县,并将州治设在黟县,州领歙、黟、海宁三县。隋开皇十八年(己酉,公元589年)改海宁为休宁,划归婺州(今浙江金华)管辖,不久,复将休宁划归歙州。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全国改州为郡,更歙州为新安郡,仍领休宁、歙、黟三县,郡治在歙。不久战乱起,歙县登源人(后属绩溪县)汪华起兵,占郡地及附近州郡,自称吴王。隋大业十二年(丙子,公元616年)汪华迁郡治于休宁,次年(丁丑,公元617年)汪华再迁郡治于歙。唐高祖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仍领歙、黟、休宁三县。同年汪华归唐,封越国公,并授以歙州刺史,以歙州为总管府,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今浙江金华)和饶(今江西上饶)六军诸军事。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改歙州总管为歙州都督。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罢都督府,歙州属江南道。唐高宗永徽五年(甲寅,公元654年)划歙地一部分新建北野县。歙州领县四:歙、黟、休宁、北野。唐开元二十一年(癸酉,公元733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庚辰,公元740年),又析休宁县回玉乡和邻县乐平(一说鄱阳)的怀金乡,新建婺源县,属歙州辖。歙州领歙、黟、休宁、北野和婺源五县。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治所仍在歙。唐天宝六年(丁亥,公元747年),改黟山为黄山。唐肃宗改元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因忌恨安禄山,复改新安郡为歙州,隶属浙江西道节度使,并隶宣、歙、饶观察使。唐乾元二年(己亥,公元759年)罢浙江西道节度使及宣、歙、饶观察使,以歙州隶之。唐代宗永泰二年(丙午,公元766年)划歙、休宁二县各一部分设归德县;划原黟县的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县一地设祁门县;划原黟县一部分设石埭县(即石台),并将石埭县划归池州管辖;又析歙县华阳镇设绩溪县。歙州领八县:歙、黟、休宁、婺源、北野、绩溪、归德、祁门。歙州改属宣、歙、池观察使。唐大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废北野县。唐大历五年(庚戌,公元770年)废归德县,其地并入休宁,歙州领六县,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的“一府六县”建制基础。唐大历十四年(己未,公元779年)废宣、歙、池观察使,歙州隶浙江东西道观察使。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公元780年)分浙江东西为二道,歙州隶浙江西道观察使。唐建中二年(辛酉,公元781年)复合浙江东西二道观察使,设节度使,赐号“镇海军节度使”,歙州属之。唐贞元三年(丁卯,公元787年)又设宣、歙、池观察使,歙州隶之。唐宪宗元和六年(辛卯,公元811年)改隶宣州观察使。唐昭宗大顺元年(庚戌,公元890年),歙州属宁国军节度使。唐昭宗天复三年(癸亥,公元903年)废宁国军节度使,复宣州观察使。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元年(丁卯,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淮南节度使杨渥仍称唐哀宗天佑年号,歙州附之。后梁贞明五年(己卯,公元919年)歙州隶吴。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吴亡,隶南唐。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公元976年),江南(南唐于宋太祖开宝四年即公元971年起贬国号为江南)亡,歙州隶江南西路转运使。宋真宗天禧二年(戊午,公元1018年),歙州属江南东路转运使。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镇压州人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领六县,治所在歙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公元1130年)徽州隶江南路转运使建康府路安抚使。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隶江南东路转运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徽州升徽州路,辖县不变,隶江浙等处行中书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即江浙行省),治杭州路。元成宗年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婺源县为州。徽州路领县五,即歙、黟、休宁、祁门、绩溪;州一,即婺源。元顺帝至正十六年(丙申,公元1356年),小明王韩林儿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徽州路隶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元至正十七年(丁酉,公元1357年)农历7月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仍领县五、州一。元至正二十七年(丁未,公元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降婺源州为县,徽州府仍领六县,即: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清世祖顺治二年(乙酉,公元1645年),改南直隶省为江南省。徽州府改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仍领县六。清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庆、徽州二府之名得)安徽省成立,清同治四年(乙丑,公元1865年)太平天国势力被迫退出,徽州复归安徽省宁池太广道。徽州历为路、州、府名,直至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农历1月,废府留县,原领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农历6月,歙、黟、绩溪、休宁、祁门、婺源、太平、旌德、石埭(即石台)九县划属安徽省芜湖道(此时之“道”亦为行政监察区,而非行政归属)。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由于“剿共”的需要,婺源县划属江西省,婺源与徽州感情极深,不愿脱离母州,人民遂掀起声势浩大、持续二十个月的“婺源回皖”运动。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农历6月,由于婺源人民的持续抗争和徽州其它县人民的强烈要求,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划归江西省的婺源县被重新划回安徽省,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一度迁安徽省会于屯溪。1949年,由于解放婺源县和江西省的同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因此为了便于管理,从此将婺源划归江西省。1956年6月,旌德县并入绩溪县。1960年12月13日改屯溪市为休宁县辖镇。1961年4月13日,重设徽州专区,并将太平县划归本区。同年下半年绩溪、旌德二县分开;8月,宁国县划归本区;8月16日,又改屯溪为地辖市;12月15日,复置黟县,本区领一市八县,1963年5月20日屯溪降为休宁县属镇。1965年7月19日,复设石台县,改属池州地区。1968年7月7日,成立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属县不变。1971年3月29日,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1974年,太平县划入池州地区,本区领七县。1975年12月19日,复升屯溪为地辖市(县级)。1979年2月27日,改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徽州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1月2日,宁国县改属宣城地区;同年1月29日,太平、石台二县划归本区,领八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和屯溪市。1983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划歙县黄山乡、石台县广阳乡和太平县建立黄山市(县级),由省直辖。徽州地区领七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石台和屯溪市。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改原县级黄山市为黄山区,属地级黄山市;将屯溪市改为屯溪区;将绩溪县划归宣城地区、石台县划归池州地区。
恭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巴郡堂、楚州堂、渝州堂、重庆堂。
徽州堂:以望立堂。
一、凯(凱)kǎ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山西之大同、榆次,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裕固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藏;《姓氏词典》引《新元史》亦收。元代有凯霖。
二、凯(凱)
凯姓分布:山东新泰、甘肃肃南、台湾台北、北京、山东等地均有此姓。
凯姓起源:
1、见《姓苑》。
2、裕固族姓。
凯姓郡望
恭州:亦称巴郡、楚州、渝州,即今重庆。距今二~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公元前十一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其行政中心设在原重庆市。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隋朝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隋文帝因重庆地区有渝江(长江支流从江津到巫山的五百七十二公里重庆段,包括嘉陵江、乌江、綦江、大宁河、涪江等各支流沿线),遂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宋朝淳熙十六年(己酉,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八百余年。清朝光绪十七年(辛卯,公元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民国二十六~三十五年(公元1937~1946年),日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国民政府移驻重庆,重庆成为中华民国的战时陪都,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重庆又有“三都之地”之称。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重庆仍为直辖市。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年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代管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
徽州: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1955年与1981年在绩溪县发现的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证,早在六千年前,翚岭(徽岭)南北就有人类活动。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本区属扬州,即所谓“蛮夷”所属之地。春秋时期的周元王三年(戊辰,公元前473年)以前属吴国,吴亡属越;周昱王(周显王)十四年(丙寅,公元前355年)以后,越亡属楚。实际上当时吴、越、楚三国并存,战争频繁,徽州地区被作为拉锯战争之地辖属时有变动。秦王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本区设黟、歙二县,属会稽郡(治三阴,今浙江绍兴)。楚汉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长兴县)此时之歙县包括今歙、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等地;黟县包括今黟县、祁门、石台等地。楚汉战争之际,本区一度为项羽所占,作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不久为汉将陈婴所占,属汉。汉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黟、歙属荆国(治今淮南)。汉高祖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黟、歙属吴国(治今江苏沛县)。汉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黟、歙属江都国(治今江苏扬州)。汉武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置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歙、黟为其二城。汉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立武帝子刘胥为广陵王,歙、黟属广陵国(治广陵,今江苏扬州),汉宣帝五凤四年(丁卯,公元前54年)刘胥获罪自杀,国除,复为丹阳郡之属。汉成帝鸿嘉二年(壬寅,公元前19年)立原中山靖王刘胜之裔刘云客为广德王(治广德,今安徽广德),黟县属丹阳郡;歙县仍属丹阳郡。汉永始元二年(乙巳,公元前16年),刘云客死,无子,国除,黟县复属丹阳郡。汉平帝元始二年(壬戌,公元2年)立广川王刘越之裔刘瘉为广德王,黟县复属广德国。王莽篡汉,新朝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贬汉广德王为公,改黟县为愬虏。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庚寅,公元30年),复名为黟县,仍属丹阳郡。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农历12月,孙权派部将贺齐出兵消灭歙地所谓“山贼”(实际是对抗孙权的山越、水越和汉人混居而成)金奇、毛甘和黟地陈仆等,将原歙地一分为五,即:歙、休阳(划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阳(划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划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划原歙以东一地新立,今浙江淳安),加上黟共六县一并从丹阳郡分出,建立新都郡,治始新(今浙江淳安)。三国孙吴永安元年(戊寅,公元258年)休阳县因讳吴主孙休改为海阳县。晋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晋灭吴,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仍属扬州。所属新定县改为遂安县,海阳县改为海宁县,加上原属之始新、黎阳、歙、黟,仍领六县。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甲辰,公元464年)并黎阳于海宁,当时新安郡领五县,即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壬寅,公元522年)将原属吴郡管辖的寿昌县(即浙江寿昌县,今并于浙江建德市),划归新安郡,新安郡从此复领六县,即海宁、始新、遂安、寿昌、歙和黟。梁武帝大同元年(乙卯,公元535年)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一作梁安),郡领县七,不久,废良安县,郡仍领县六。梁武帝承圣二年(癸酉,公元553年)将原新安郡一分为二,遂安、始新、寿昌三县仍属新安郡;将原并于海宁的黎阳重新划出,复为二县,加上歙、黟共四县,由新建之新宁郡管辖(即今本区的基本区域),治海宁,与原新安郡并属扬州,此时之新安郡非今之“徽州”,但时仅九年。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再次将黎阳县并入海宁县,复将新宁郡并入新安郡,领歙、黟、海宁、始新、遂安和寿昌共六县,隶属东扬州。隋文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为州,以州统县,将歙、黟二县并入海宁为歙州,州治设海宁;又将始新县改为新安县,原遂安、寿昌并入新安县,划归婺州(今浙江金华)管辖。歙州辖地仅有原新安郡的一半,即今徽州的基本地域。此后近二十年称“新安”的又非今日之“徽州”。隋文帝开皇二十一年(辛亥,公元591年)恢复原歙县,并将早先属海宁的篁墩划归歙县管辖,恢复原黟县,并将州治设在黟县,州领歙、黟、海宁三县。隋开皇十八年(己酉,公元589年)改海宁为休宁,划归婺州(今浙江金华)管辖,不久,复将休宁划归歙州。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全国改州为郡,更歙州为新安郡,仍领休宁、歙、黟三县,郡治在歙。不久战乱起,歙县登源人(后属绩溪县)汪华起兵,占郡地及附近州郡,自称吴王。隋大业十二年(丙子,公元616年)汪华迁郡治于休宁,次年(丁丑,公元617年)汪华再迁郡治于歙。唐高祖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仍领歙、黟、休宁三县。同年汪华归唐,封越国公,并授以歙州刺史,以歙州为总管府,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今浙江金华)和饶(今江西上饶)六军诸军事。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改歙州总管为歙州都督。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罢都督府,歙州属江南道。唐高宗永徽五年(甲寅,公元654年)划歙地一部分新建北野县。歙州领县四:歙、黟、休宁、北野。唐开元二十一年(癸酉,公元733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庚辰,公元740年),又析休宁县回玉乡和邻县乐平(一说鄱阳)的怀金乡,新建婺源县,属歙州辖。歙州领歙、黟、休宁、北野和婺源五县。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治所仍在歙。唐天宝六年(丁亥,公元747年),改黟山为黄山。唐肃宗改元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因忌恨安禄山,复改新安郡为歙州,隶属浙江西道节度使,并隶宣、歙、饶观察使。唐乾元二年(己亥,公元759年)罢浙江西道节度使及宣、歙、饶观察使,以歙州隶之。唐代宗永泰二年(丙午,公元766年)划歙、休宁二县各一部分设归德县;划原黟县的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县一地设祁门县;划原黟县一部分设石埭县(即石台),并将石埭县划归池州管辖;又析歙县华阳镇设绩溪县。歙州领八县:歙、黟、休宁、婺源、北野、绩溪、归德、祁门。歙州改属宣、歙、池观察使。唐大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废北野县。唐大历五年(庚戌,公元770年)废归德县,其地并入休宁,歙州领六县,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的“一府六县”建制基础。唐大历十四年(己未,公元779年)废宣、歙、池观察使,歙州隶浙江东西道观察使。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公元780年)分浙江东西为二道,歙州隶浙江西道观察使。唐建中二年(辛酉,公元781年)复合浙江东西二道观察使,设节度使,赐号“镇海军节度使”,歙州属之。唐贞元三年(丁卯,公元787年)又设宣、歙、池观察使,歙州隶之。唐宪宗元和六年(辛卯,公元811年)改隶宣州观察使。唐昭宗大顺元年(庚戌,公元890年),歙州属宁国军节度使。唐昭宗天复三年(癸亥,公元903年)废宁国军节度使,复宣州观察使。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元年(丁卯,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淮南节度使杨渥仍称唐哀宗天佑年号,歙州附之。后梁贞明五年(己卯,公元919年)歙州隶吴。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吴亡,隶南唐。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公元976年),江南(南唐于宋太祖开宝四年即公元971年起贬国号为江南)亡,歙州隶江南西路转运使。宋真宗天禧二年(戊午,公元1018年),歙州属江南东路转运使。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镇压州人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领六县,治所在歙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公元1130年)徽州隶江南路转运使建康府路安抚使。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隶江南东路转运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徽州升徽州路,辖县不变,隶江浙等处行中书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即江浙行省),治杭州路。元成宗年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婺源县为州。徽州路领县五,即歙、黟、休宁、祁门、绩溪;州一,即婺源。元顺帝至正十六年(丙申,公元1356年),小明王韩林儿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徽州路隶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元至正十七年(丁酉,公元1357年)农历7月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仍领县五、州一。元至正二十七年(丁未,公元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降婺源州为县,徽州府仍领六县,即: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清世祖顺治二年(乙酉,公元1645年),改南直隶省为江南省。徽州府改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仍领县六。清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庆、徽州二府之名得)安徽省成立,清同治四年(乙丑,公元1865年)太平天国势力被迫退出,徽州复归安徽省宁池太广道。徽州历为路、州、府名,直至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农历1月,废府留县,原领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农历6月,歙、黟、绩溪、休宁、祁门、婺源、太平、旌德、石埭(即石台)九县划属安徽省芜湖道(此时之“道”亦为行政监察区,而非行政归属)。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由于“剿共”的需要,婺源县划属江西省,婺源与徽州感情极深,不愿脱离母州,人民遂掀起声势浩大、持续二十个月的“婺源回皖”运动。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农历6月,由于婺源人民的持续抗争和徽州其它县人民的强烈要求,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划归江西省的婺源县被重新划回安徽省,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一度迁安徽省会于屯溪。1949年,由于解放婺源县和江西省的同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因此为了便于管理,从此将婺源划归江西省。1956年6月,旌德县并入绩溪县。1960年12月13日改屯溪市为休宁县辖镇。1961年4月13日,重设徽州专区,并将太平县划归本区。同年下半年绩溪、旌德二县分开;8月,宁国县划归本区;8月16日,又改屯溪为地辖市;12月15日,复置黟县,本区领一市八县,1963年5月20日屯溪降为休宁县属镇。1965年7月19日,复设石台县,改属池州地区。1968年7月7日,成立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属县不变。1971年3月29日,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1974年,太平县划入池州地区,本区领七县。1975年12月19日,复升屯溪为地辖市(县级)。1979年2月27日,改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徽州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1月2日,宁国县改属宣城地区;同年1月29日,太平、石台二县划归本区,领八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和屯溪市。1983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划歙县黄山乡、石台县广阳乡和太平县建立黄山市(县级),由省直辖。徽州地区领七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石台和屯溪市。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改原县级黄山市为黄山区,属地级黄山市;将屯溪市改为屯溪区;将绩溪县划归宣城地区、石台县划归池州地区。
恭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巴郡堂、楚州堂、渝州堂、重庆堂。
徽州堂:以望立堂。
一、凯(凱)kǎ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山西之大同、榆次,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裕固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藏;《姓氏词典》引《新元史》亦收。元代有凯霖。
二、凯(凱)
凯姓分布:山东新泰、甘肃肃南、台湾台北、北京、山东等地均有此姓。
凯姓起源:
1、见《姓苑》。
2、裕固族姓。
凯姓姓氏源流
一、凯(凱)kǎ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山西之大同、榆次,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裕固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藏;《姓氏词典》引《新元史》亦收。元代有凯霖。
二、凯(凱)
凯姓分布:山东新泰、甘肃肃南、台湾台北、北京、山东等地均有此姓。
凯姓起源:
1、见《姓苑》。
2、裕固族姓。
凯姓堂号
恭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巴郡堂、楚州堂、渝州堂、重庆堂。
徽州堂:以望立堂。
一、凯(凱)kǎ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山西之大同、榆次,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裕固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藏;《姓氏词典》引《新元史》亦收。元代有凯霖。
二、凯(凱)
凯姓分布:山东新泰、甘肃肃南、台湾台北、北京、山东等地均有此姓。
凯姓起源:
1、见《姓苑》。
2、裕固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