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姓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646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承姓起源
承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
承姓承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时期卫国大夫成叔承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西周初年,周公旦平定了弟弟管叔、蔡叔与商纣之子武庚发动的叛乱之后,封周文王第八子康叔封于卫邑,侯爵,康叔建卫国,立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史称卫侯。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名叫成,字叔承(一说承成),史称其为“成叔承”。在成叔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承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承氏正宗。
承氏族人大多尊奉成叔承为得姓始祖,该支承氏正确读音作chéng(ㄔㄥˊ),皆以千乘为郡望。
承姓承姓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军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军承,就是军佐,亦称军丞,是春秋时期楚国军制官称,属于主力战将,为楚国军事主官司马的副手。在楚国,承通丞。这在史籍《左传·哀十八年》中有记载:“楚右司马子国帅师而行,请承。承,佐也。”在楚国军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承氏,亦有称佐氏者,同宗同源,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承氏正确读音作chéng(ㄔㄥˊ),皆以毗陵为郡望。
承姓承姓起源三
源于地名,出自西汉时期古承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承水,是秦汉时期一条古河流的名称,在西汉时期在长沙国境内,从永昌县发源,终流汇入湘江。这在史籍《前汉·地理志》终有记载:“长沙国承阳县。承水,出零陵永昌县界,东流注湘。”西汉时期的长沙国承阳县,就是因为坐落在承水之阳(承水北岸)而得名,就是今湖南省衡阳市和衡阳县地,其承水就是今蒸水河。古代,承水之“承”,读音就是zhēng(ㄓㄥ)。其时居于承水两岸的住民中,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承水氏、承阳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承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承氏正确读音作zhēng(ㄓㄥ),以承阳为郡望。
承姓承姓起源四
源于地名,出自西汉时期古承县,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承县,是西汉时期东海郡下属的一个县,春秋时期为古鄫子国之地,战国时期为楚国的兰陵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兰陵归薛郡。汉朝时期,承县属东海郡,这在史籍《前汉·地理志》中有记载:“东海郡承县。”王莽代汉,承县一度被更名为承治县。东汉时期复称承县。三国时期属曹魏徐州东海郡。西晋、十六国时均属兰陵郡(治所在今峄城)。南朝宋时期,其地东南部为东海郡,西北部为兰陵郡。北魏时期为徐州承县。隋朝时期属彭城郡,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承县置缯州,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缯州,改为兰陵县。唐朝初期复名为承县,属河南道沂州。宋朝时期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金章宗完颜·麻达葛明昌六年(完颜璟公元1195年)复改承县为兰陵县,属山东西路邳州。元朝时期属中书省益都路峄州,因境内有葛峄山而改其州名,下领兰陵县。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降州为县,从此,古承县改称峄县;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峄县改属兖州府。清朝时期沿袭明制。民国时期属山东省鲁西南行政区。196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峄县建制,设枣庄市,峄县成为枣庄市的峄城区。早在两汉之际,由于王莽篡汉后战乱迭发,居于承县之民中即有改以地名为姓氏者,称承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承氏正确读音作zhèng(ㄓㄥˋ),皆以东海为郡望。
承姓承姓起源五
源于地名,出自宋朝时期古承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承州,地名,故址原在汉朝时期所置的广陵郡境内,宋朝时期置为承州,地在今江苏省高邮市、兴化县、泰兴县一带,当时统归高邮军管辖。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金国灭北宋之后,康王赵构偏安江南,是为宋高宗。当时的承州则是金兵南下的必经之地,由是宋、金两国多场战争爆发于承州之地,斯地百姓屡受兵乱,四处迁逃,为日后相认,有以居地名称改为姓氏者,称承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承氏正确读音作chéng(ㄔㄥˊ),虽然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但有一共同特征,即皆以承州(高邮)为郡望。
承姓承姓起源六
源于朝鲜族,出自朝鲜端宗时期大将军承介。今辽宁沈阳、吉林延边、延吉朝鲜族中、韩国朝鲜族中均有承氏族人。承介,是明朝时期高丽王朝第六代君主端宗李弘暐执政时期(단종,公元1452~1457年在位)的大将军,为山东高青人,原明军副将,后入朝为官,至大将军职。承介的后裔子孙皆在朝鲜半岛生息繁衍,后分衍为延日(今韩国飞鹤山地区)、光山(今韩国光州光山区)两个大支系,但均以千乘郡为本贯。
清朝时期,该支承氏族人有回返东北地区者,成为今延边地区朝鲜族承氏的主源,该支承氏正确读音作chéng(ㄔㄥˊ)。
承姓承姓起源七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或冒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⑴.满族承佳氏,亦称程佳氏、成佳氏,满语为Cenggiya Hala,世居苏完(今吉林双阳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程氏、承氏等。⑵.满族承吉氏,亦称成尼氏、瓜吉氏,满语为Cengni Hala,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域),所冠汉姓多为承氏。⑶.满族人穆毓苍,公元1933~今,满族,原名穆毓苍;辽宁沈阳人。二十世纪前半叶,在东北地区被日寇侵占时期,穆毓苍正好到了上中学的年龄。穆毓苍报考的沈阳维城中学,是一所由伪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及伪满高官捐资开设的专门培养满族皇室子弟的学院,对学生的食宿都是免费的。当时穆毓苍用一位叫赵成吉的小学毕业证书考取了该校。学校开学当天,校长爱新觉罗·庆厚主持全校开学典礼时向师生们宣布:“这个学校是培养皇族子弟的唯一一所中学,虽然同学们现在各有各的姓,但实际上你们大家都是一个姓,都姓爱新觉罗、都姓肇。学校决定,所有的同学从今天起都把自己的满姓取消,只互相称呼名字。”如此一来,穆毓苍只好被称为成吉。但他想:“如果我叫成吉的话,很容易被别人联想到古代蒙古的成吉思汗,被看为蒙古人。”因此他决定改名为承吉,是继承和承受吉利的意思。穆毓苍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校方的同意,从此穆毓苍就改名为承吉了。以后有了户籍法,穆毓苍的子孙们就都以“承”字为姓氏了。当时穆毓苍的弟弟也是在维城中学读的书,所以他也随着哥哥改名为承祥,此后其子孙们也都姓了承。总之,其后裔之所以姓承氏,皆由之始。满族承氏正确读音皆作chéng(ㄔㄥˊ)。得姓始祖:成叔承(姬成)、承介、承吉(穆毓苍)。
承氏源于春秋时卫国大夫成叔承,史上为千乘族。现在常州位列第八十六位,在全国姓氏中排列在五百位之后,属较为罕见的姓氏。
常州承氏,为承宫之后裔。这个承宫就是我国历史上以勤学苦读闻名的典范。
历史上常州承氏人士多居官清廉、业儒知医之士。现在常州地区承氏集居地有:郑陆桥、三河口、焦溪、潘家桥、漕桥、龙虎塘等地。
安徽省芜湖境内有大量的分布,那里有承氏的集中分布区。在安徽的中部地区也有大量的承氏分布区。
另外,韩国亦有承氏,称光州承氏,奉承介为祖,以千乘承氏为本源。
承氏郡望在千乘郡(今山东高青)、毗陵郡(一称兰陵,今江苏常州)。
安徽淮南也有一支承姓,但却不知道源于和脉。(现已证明为宋金交战流传下来的一支)
资料有待补充。
承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全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五百位之后,在常州位列第八十六位,。在台湾省名列第五百六十位,望出千乘郡、毗陵郡。
承氏最早源于春秋时卫国大夫成叔承,史上为千乘族。历史上常州承氏为承宫之后裔,这个承宫就是我国历史上以勤学苦读闻名的典范。承氏族人大多居官清廉、业儒知医之士。现在常州地区承氏集居地有郑陆桥、三河口、焦溪、潘家桥、漕桥、龙虎塘等地。
另外,朝鲜、韩国亦有承氏一族,称光州承氏,奉承介为始祖,仍然以千乘郡为本源。
今江苏省的常州市武进区、溧阳市、江阴市澄江县、昆山市、启东市、宜兴市,上海市,安徽省的芜湖市、霍邱县、合肥、长丰县,河南省的周口市商水县,辽宁省的沈阳市,湖北省的武汉市、钟祥市,浙江省的嘉兴市、衢州市,河南省的开封市,吉林省延吉市,韩国飞鹤山地区、光州光山区等地,均有承氏族人分布。
千乘郡: 春秋时齐国有封邑名为千乘,因齐景公狩猎于境内的青田而得名。西汉时期改置为郡,治所在千乘县,故城在今山东省高青县高苑镇北部,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北部博兴、高青、滨县等一带地区。东汉时期曾一度改为乐安国。
毗陵郡: 春秋时期为延陵,是公元前547年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季札受封于此而得名。战国时期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并。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国又被楚国灭掉,所以延陵又先后属越国和楚国。秦始皇帝于公元前221年并吞六国,统一中国,罢侯置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始置延陵县,属会稽郡。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籍为帝,国号汉。改延陵为毗陵,仍属会稽郡,此时会稽郡为诸侯王楚王韩信的封地,后汉高祖消灭异姓王,废楚王韩信,把淮东东阳郡、彰郡、会稽郡的五十三城封给了从兄刘贾,称为荆王,又把会稽郡改为荆国。公元前196年,刘贾被淮南王英布所杀,刘邦又封兄子为吴王,复为吴国,会稽郡属吴所有。汉景帝时他造反又被杀,此后,毗陵属会稽郡,归扬州刺史部管辖。王莽当政时一度曾改毗陵为毗坛。汉光武帝建武初复改为毗陵,至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会稽郡浙江(今钱塘江)以西为吴郡,毗陵县改隶吴郡。三国时期为孙吴辖地,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分吴郡无锡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领三县,治毗陵。晋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灭掉东吴,分天下为十九州。晋武帝太康二年省毗陵典农校尉,置毗陵郡,邻县七,治毗陵,此毗陵为郡之始。同时,分丹徒,曲阿地别置武进县,隶毗陵郡,此是武进为县之始。这时,毗陵郡归扬州刺史管辖。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将毗陵郡封给东海王越的世子毗为食邑,为避“毗”讳,改毗陵郡为晋陵郡,仍属扬州。西晋末年,八王混战,边疆少数民族乘机起兵攻西晋,黄河流域陷入大混乱的局面,北方汉人大批渡江避乱。西晋灭亡后,出身中原著名高级士族、老练的政治家王导为建立和巩固建康的东晋政权,维护北方南逃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苟安江左,推行了侨寄法,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方,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逃来的士族和民众,这种侨州、郡、县大都设在丹阳、晋陵和广陵等郡境内。晋元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侨置南兰陵郡于武进县境,领兰陵县。晋明帝太宁中又侨置南东莞郡于晋陵县境,领莒、东莞、姑幕三县,与南兰陵郡同属徐州。这时,晋陵郡及所领县仍属扬州,与侨置之郡县不相统属。东晋末期,刘裕掌握东晋朝政权,实行土断法,令北方流亡来的士民,就所居地作为土著,省去许多侨郡县,以统一行政。南朝宋武帝元嘉八年(公元431年),以晋陵郡属南徐州。孝帝大明末置南东海郡领武进。齐末置南兰陵郡,兰陵县属南琅岈郡。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改南东海郡为南兰陵郡,改武进为兰陵,所以后来常州又有兰陵这个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灭陈,废郡置州,以州统县。废晋陵郡,于常熟县置常州,州以县名,后来常熟县改属苏州,故移常州治于晋、无锡、义兴、江阴四县。从此就有了“常州”之名。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废州置郡,改常州为毗陵郡。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吴兴太守沈法兴借讨伐宇文化及为名,攻下余杭、毗陵、丹阳,据江表十余郡,自称江南大总管,在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以毗陵为都,自称梁王,号延康。唐朝时期,唐高祖李渊登帝位,恢复开皇旧制,下令改郡为州,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子通败沈法兴据毗陵,吴王杜伏威平李子通,改毗陵为常州,并以故兰陵地置武进县,属常州,此时常州领晋陵,武进、无锡、义兴四县。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常州属江南道,唐贞观八年并武进县于晋陵。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复析晋陵置武进县,并为常州附郭。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分全国为十五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西两道,常州属江南东道。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常州为晋陵郡。唐肃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复诸州名,又改晋陵郡为常州。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分浙江为东西二道,常州属浙江西道。唐开元中,定全国州府有四辅、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等级别,县分赤、畿、望、上、中、下七个等级,满四千户为望县,当时全国共有望县六十八个。唐武宗李炎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升常州为望,为全国州府十望之一,所辖五个县,其中四个是望县(晋陵、武进、无锡、江阴)。从唐朝末年到五代时期,常州又先后属于吴和南唐。公元960年,赵匡胤夺取了皇权,建号宋。这时常州仍属南唐,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发兵伐江南灭南唐,至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吴越王钱椒降宋,献两浙渚州,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常州属江南道,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常州属两浙路。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分两浙为东西路,常州属两浙西路。宋熙宁十年,复合两浙为一路。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又分两浙为东、西两路,常州属两浙西路。元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忽必烈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公元1275年,元将伯颜攻陷常州,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常州为路,属浙江行省,领晋陵、武进、宜兴、无锡四县,并置录事司属常州路。元惠宗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迁晋陵、武进两县治于城内。元朝末年,各地人民不堪压迫,纷纷起义,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张士诚起义苏北,自称诚王,潜号大周,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渡江,占领常州一带,建都苏州,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朱元璋遣徐达、汤和攻取常州,改常州为长春府,属江南行中书省。不久复改为常州府,改晋陵上司为京临,改武进为永定,后又都复为旧名,革录事司,并晋陵入武进。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建都金陵,以江南为直隶中书省,常州府属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罢中书省,以畿内府州直隶六部,常州为直隶府。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迁都北京,诏改京师(应天府)为南京,仍设六部,常州属南直隶。明宪宗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析江阴县马驮沙置靖江县,这时常州统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靖江五县。明神宗万历末年,避光宗朱常洛讳,改为尝州府。清朝时期仍袭明制,常州为府,领五县。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南京为江南省,设布政使司,常州隶属江南布政使。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57年)又分左右布政使,常州属右布政使。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司,常州属之。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两江总督查弼纳以苏、松、常三府赋重事繁,为了加紧对人民的剥削,奏请置县升州,多设官吏,故析武进置阳湖、析无锡置金匮、析宜兴置荆溪,因此,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八县,所以常州曾有“八邑名都”之称。民国初期废常州府,并阳湖县入武进县,城仍沿称常州,属江苏省。
承州郡:亦称平阿县、高邮军、高邮府、高邮州,即今江苏省的高邮市。高邮自汉朝时期起设县,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高邮在秦朝时期属于“九江郡”,筑台置亭,有最早的邮亭建置,古称“秦邮”。到了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建高邮县。据《扬州府志》、《高邮州志》记载,汉朝时期高邮属广陵国(今江苏扬州),设“平阿县”,因为“汉初名高邮,后改为平阿。成帝封舅王谭为平阿侯,地在州境西。”汉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汉成帝把他的五个舅舅都封了侯,其三舅王谭封为平阿侯,至今邮有平阿湖、平阿溪、平阿村、北阿镇、下阿溪”等地名。东汉时期,高邮属广陵郡,仍设为“平阿县”。三国时期,高邮属扬州,地名仍为平阿县。晋朝时期,高邮属临淮郡,隶徐州。东晋事情,改为三阿县,属南兖州。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刘宋时,高邮属南兖州,属广陵郡,后又改叫神农郡,但改划“竹塘和三归二县”。南齐时期,高邮属南兖州,归广陵郡。北魏时期曾在高邮西部、天长东部置平阿县。南梁时期,高邮属南兖州,归广陵郡。南陈时期,高邮属南兖州,归广陵郡。直到隋朝时期,才重新叫高邮县,隶属扬州,归江都郡。唐朝时期复设高邮县,隶属淮南道,属扬州广陵郡。北宋时期,高邮属淮南东路,下设高邮军,下辖高邮县;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高邮军升为承州,下辖高邮、兴化二县,兴化县原隶属泰州,割至承州。南宋时期,高邮仍属淮南东路,隶属扬州府,下设高邮军,领高邮、兴化二县,但在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废军存县,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复为高邮军,仍领高邮、兴化二县。元、明、清三朝地名不变,但元朝时期称高邮府,明、清时期称高邮州。
承阳郡:即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市历史悠久,根据出土文物考察,五六千年前,人类祖先就使用石器等原始工具,在衡阳这片土地上种植水稻,饲养猪、牛,过着定居的生活。1.衡阳地域古属三苗、杨越,在战国时期为楚国所辖,是楚国的重要城镇。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将原楚国南部分为黔中、长沙两郡,长沙郡包括衡阳地域。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庚子,公元220年)孙吴政权于长沙郡东南设置湘东郡,郡治设在今酃县;并于长沙郡西部设衡阳郡,郡治设在今湘乡,下辖蒸阳(今衡阳县)、重安(今衡南县)、湘南、湘西(今衡山、衡东、南岳区)、湘乡、益阳等县。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以衡阳命名的郡。二郡分立的情况直至隋朝才改,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隋文帝灭南朝陈,改郡为州,废湘东、衡阳郡,设衡州,将临蒸改为衡阳县,州城、县城均在今江东岸。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衡阳县。隋朝废衡阳、湘东二郡而立横州。唐朝天宝年间又曾将衡州改称衡阳郡,直至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才复用衡州。宋朝时期衡州又为衡阳郡。元朝时期改为衡州路。明、清两朝则为衡州府。民国初年废府、道而存县。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属湖南第二行政督察区。抗战时期,衡阳曾作为飞虎队的一个重要前进基地,在抗日战争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元旦,衡阳市正式建市。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衡阳市改为省辖市。1949年10月8日衡阳解放,仍是市县并存。1980年成为省辖市。1983年7月,原衡阳地区与衡阳市合并,实行市管县新体制。衡阳市辖衡阳、衡南、衡山、常宁、耒阳、祁东七县(耒阳、常宁为县级市),以及江东、城南、城北、郊区、南岳五个县级区。
千乘堂:以望立堂。
毗陵堂:以望立堂。即“江苏常州承氏”包括有:听经堂。德掦 堂。杯德堂。
介福堂:
承阳堂:以望立堂。
延日堂:以望立堂。
光山堂:以望立堂。
一、承ché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安徽之贵池,广东之澄海、高要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郑樵注云:“卫大夫承成之后。见《世本》。望出千乘。”承本卫邑,以邑为氏;成,或称叔成,卫公族大夫。承氏当系出姬姓。(按:《姓氏考略》引《世本》作“成叔承”,似误,不从。)
二、承
承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承姓起源:春秋时卫大夫成叔承之后,见《世本》。
承姓名人:
承宫,东汉末姑幕(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50里)人,官中郎将。
郡望:千乘。
承姓历史名人
承姓古代名人
承盆春秋时期,著名晋国大夫。
承宫东汉(公元?~76年待考),字少子;琅琊姑幕人(今山东诸城)。著名大臣。据史籍《后汉书·承宫传》中记载: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承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经典既明,乃归家教授。后遭天下丧乱,承宫遂将诸生避地汉中,后与妻子之蒙阴山肆力耕种,禾黍将熟,人有认之者,承宫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三府更辟,皆不应,汉永平中期被征诣公车,车驾临辟,雍召宫拜博士,迁左中郎将,数纳忠言,陈政议论切悫。朝臣惮其节名播。匈奴时期,北单于遣使求得见承宫面,汉显宗勑自整饰,承宫对曰:“夷狄眩名,非识实者也,臣状丑,不可以示远,宜选有威仪容者。”汉显宗乃以大鸿胪魏应代之。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承宫拜侍中祭酒,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卒。汉肃宗褒叹,赐以冢地,妻上述书乞归,葬乡里。复赐钱三十万。
承之宋朝,著名威仪节度使。
承谷容明朝,江苏武进人。著名官吏。洪武初为交城县丞,官终兖州同知。
承思诏明朝,字槐卿。著名中医专家。承思诏自高曾祖承南溪始业儒知医,至承思诏已五世儒医。他的医德极为高尚,诊病察疾,慎思明辨,声誉卓著。
承天秀明朝(公元1464~1545年),字钟之,江苏江阴人。著名官吏。明正统间举人,授钱塘知县,“卓有政声,惠及黎民,以民人诣阙乞留,连任九年。”江苏省江阴市博物馆于1987年12月在江阴市陆桥乡王家典当村出土两具木乃伊,至今毛发俱全,内脏完好。据江阴市博物馆同志介绍,刚出土时,两具木乃伊肢体柔软,可弯曲、可坐立、头部能转动、皮肤有弹性。这两具木乃伊生前姓名分别为承天秀和陆仲庸。
承晖金朝,字維明,本名福興。金朝金紫光祿大夫、定國公。
承姓郡望
千乘郡: 春秋时齐国有封邑名为千乘,因齐景公狩猎于境内的青田而得名。西汉时期改置为郡,治所在千乘县,故城在今山东省高青县高苑镇北部,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北部博兴、高青、滨县等一带地区。东汉时期曾一度改为乐安国。
毗陵郡: 春秋时期为延陵,是公元前547年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季札受封于此而得名。战国时期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并。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国又被楚国灭掉,所以延陵又先后属越国和楚国。秦始皇帝于公元前221年并吞六国,统一中国,罢侯置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始置延陵县,属会稽郡。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籍为帝,国号汉。改延陵为毗陵,仍属会稽郡,此时会稽郡为诸侯王楚王韩信的封地,后汉高祖消灭异姓王,废楚王韩信,把淮东东阳郡、彰郡、会稽郡的五十三城封给了从兄刘贾,称为荆王,又把会稽郡改为荆国。公元前196年,刘贾被淮南王英布所杀,刘邦又封兄子为吴王,复为吴国,会稽郡属吴所有。汉景帝时他造反又被杀,此后,毗陵属会稽郡,归扬州刺史部管辖。王莽当政时一度曾改毗陵为毗坛。汉光武帝建武初复改为毗陵,至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会稽郡浙江(今钱塘江)以西为吴郡,毗陵县改隶吴郡。三国时期为孙吴辖地,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分吴郡无锡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领三县,治毗陵。晋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灭掉东吴,分天下为十九州。晋武帝太康二年省毗陵典农校尉,置毗陵郡,邻县七,治毗陵,此毗陵为郡之始。同时,分丹徒,曲阿地别置武进县,隶毗陵郡,此是武进为县之始。这时,毗陵郡归扬州刺史管辖。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将毗陵郡封给东海王越的世子毗为食邑,为避“毗”讳,改毗陵郡为晋陵郡,仍属扬州。西晋末年,八王混战,边疆少数民族乘机起兵攻西晋,黄河流域陷入大混乱的局面,北方汉人大批渡江避乱。西晋灭亡后,出身中原著名高级士族、老练的政治家王导为建立和巩固建康的东晋政权,维护北方南逃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苟安江左,推行了侨寄法,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方,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逃来的士族和民众,这种侨州、郡、县大都设在丹阳、晋陵和广陵等郡境内。晋元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侨置南兰陵郡于武进县境,领兰陵县。晋明帝太宁中又侨置南东莞郡于晋陵县境,领莒、东莞、姑幕三县,与南兰陵郡同属徐州。这时,晋陵郡及所领县仍属扬州,与侨置之郡县不相统属。东晋末期,刘裕掌握东晋朝政权,实行土断法,令北方流亡来的士民,就所居地作为土著,省去许多侨郡县,以统一行政。南朝宋武帝元嘉八年(公元431年),以晋陵郡属南徐州。孝帝大明末置南东海郡领武进。齐末置南兰陵郡,兰陵县属南琅岈郡。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改南东海郡为南兰陵郡,改武进为兰陵,所以后来常州又有兰陵这个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灭陈,废郡置州,以州统县。废晋陵郡,于常熟县置常州,州以县名,后来常熟县改属苏州,故移常州治于晋、无锡、义兴、江阴四县。从此就有了“常州”之名。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废州置郡,改常州为毗陵郡。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吴兴太守沈法兴借讨伐宇文化及为名,攻下余杭、毗陵、丹阳,据江表十余郡,自称江南大总管,在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以毗陵为都,自称梁王,号延康。唐朝时期,唐高祖李渊登帝位,恢复开皇旧制,下令改郡为州,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子通败沈法兴据毗陵,吴王杜伏威平李子通,改毗陵为常州,并以故兰陵地置武进县,属常州,此时常州领晋陵,武进、无锡、义兴四县。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常州属江南道,唐贞观八年并武进县于晋陵。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复析晋陵置武进县,并为常州附郭。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分全国为十五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西两道,常州属江南东道。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常州为晋陵郡。唐肃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复诸州名,又改晋陵郡为常州。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分浙江为东西二道,常州属浙江西道。唐开元中,定全国州府有四辅、六雄、十望、十紧,及上、中、下等级别,县分赤、畿、望、上、中、下七个等级,满四千户为望县,当时全国共有望县六十八个。唐武宗李炎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升常州为望,为全国州府十望之一,所辖五个县,其中四个是望县(晋陵、武进、无锡、江阴)。从唐朝末年到五代时期,常州又先后属于吴和南唐。公元960年,赵匡胤夺取了皇权,建号宋。这时常州仍属南唐,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发兵伐江南灭南唐,至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吴越王钱椒降宋,献两浙渚州,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常州属江南道,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常州属两浙路。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分两浙为东西路,常州属两浙西路。宋熙宁十年,复合两浙为一路。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又分两浙为东、西两路,常州属两浙西路。元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忽必烈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公元1275年,元将伯颜攻陷常州,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常州为路,属浙江行省,领晋陵、武进、宜兴、无锡四县,并置录事司属常州路。元惠宗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迁晋陵、武进两县治于城内。元朝末年,各地人民不堪压迫,纷纷起义,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张士诚起义苏北,自称诚王,潜号大周,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渡江,占领常州一带,建都苏州,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朱元璋遣徐达、汤和攻取常州,改常州为长春府,属江南行中书省。不久复改为常州府,改晋陵上司为京临,改武进为永定,后又都复为旧名,革录事司,并晋陵入武进。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建都金陵,以江南为直隶中书省,常州府属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罢中书省,以畿内府州直隶六部,常州为直隶府。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迁都北京,诏改京师(应天府)为南京,仍设六部,常州属南直隶。明宪宗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析江阴县马驮沙置靖江县,这时常州统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靖江五县。明神宗万历末年,避光宗朱常洛讳,改为尝州府。清朝时期仍袭明制,常州为府,领五县。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南京为江南省,设布政使司,常州隶属江南布政使。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57年)又分左右布政使,常州属右布政使。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司,常州属之。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两江总督查弼纳以苏、松、常三府赋重事繁,为了加紧对人民的剥削,奏请置县升州,多设官吏,故析武进置阳湖、析无锡置金匮、析宜兴置荆溪,因此,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八县,所以常州曾有“八邑名都”之称。民国初期废常州府,并阳湖县入武进县,城仍沿称常州,属江苏省。
承州郡:亦称平阿县、高邮军、高邮府、高邮州,即今江苏省的高邮市。高邮自汉朝时期起设县,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高邮在秦朝时期属于“九江郡”,筑台置亭,有最早的邮亭建置,古称“秦邮”。到了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建高邮县。据《扬州府志》、《高邮州志》记载,汉朝时期高邮属广陵国(今江苏扬州),设“平阿县”,因为“汉初名高邮,后改为平阿。成帝封舅王谭为平阿侯,地在州境西。”汉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汉成帝把他的五个舅舅都封了侯,其三舅王谭封为平阿侯,至今邮有平阿湖、平阿溪、平阿村、北阿镇、下阿溪”等地名。东汉时期,高邮属广陵郡,仍设为“平阿县”。三国时期,高邮属扬州,地名仍为平阿县。晋朝时期,高邮属临淮郡,隶徐州。东晋事情,改为三阿县,属南兖州。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刘宋时,高邮属南兖州,属广陵郡,后又改叫神农郡,但改划“竹塘和三归二县”。南齐时期,高邮属南兖州,归广陵郡。北魏时期曾在高邮西部、天长东部置平阿县。南梁时期,高邮属南兖州,归广陵郡。南陈时期,高邮属南兖州,归广陵郡。直到隋朝时期,才重新叫高邮县,隶属扬州,归江都郡。唐朝时期复设高邮县,隶属淮南道,属扬州广陵郡。北宋时期,高邮属淮南东路,下设高邮军,下辖高邮县;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高邮军升为承州,下辖高邮、兴化二县,兴化县原隶属泰州,割至承州。南宋时期,高邮仍属淮南东路,隶属扬州府,下设高邮军,领高邮、兴化二县,但在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废军存县,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复为高邮军,仍领高邮、兴化二县。元、明、清三朝地名不变,但元朝时期称高邮府,明、清时期称高邮州。
承阳郡:即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市历史悠久,根据出土文物考察,五六千年前,人类祖先就使用石器等原始工具,在衡阳这片土地上种植水稻,饲养猪、牛,过着定居的生活。1.衡阳地域古属三苗、杨越,在战国时期为楚国所辖,是楚国的重要城镇。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将原楚国南部分为黔中、长沙两郡,长沙郡包括衡阳地域。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庚子,公元220年)孙吴政权于长沙郡东南设置湘东郡,郡治设在今酃县;并于长沙郡西部设衡阳郡,郡治设在今湘乡,下辖蒸阳(今衡阳县)、重安(今衡南县)、湘南、湘西(今衡山、衡东、南岳区)、湘乡、益阳等县。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以衡阳命名的郡。二郡分立的情况直至隋朝才改,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隋文帝灭南朝陈,改郡为州,废湘东、衡阳郡,设衡州,将临蒸改为衡阳县,州城、县城均在今江东岸。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衡阳县。隋朝废衡阳、湘东二郡而立横州。唐朝天宝年间又曾将衡州改称衡阳郡,直至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才复用衡州。宋朝时期衡州又为衡阳郡。元朝时期改为衡州路。明、清两朝则为衡州府。民国初年废府、道而存县。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属湖南第二行政督察区。抗战时期,衡阳曾作为飞虎队的一个重要前进基地,在抗日战争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元旦,衡阳市正式建市。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衡阳市改为省辖市。1949年10月8日衡阳解放,仍是市县并存。1980年成为省辖市。1983年7月,原衡阳地区与衡阳市合并,实行市管县新体制。衡阳市辖衡阳、衡南、衡山、常宁、耒阳、祁东七县(耒阳、常宁为县级市),以及江东、城南、城北、郊区、南岳五个县级区。
千乘堂:以望立堂。
毗陵堂:以望立堂。即“江苏常州承氏”包括有:听经堂。德掦 堂。杯德堂。
介福堂:
承阳堂:以望立堂。
延日堂:以望立堂。
光山堂:以望立堂。
一、承ché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安徽之贵池,广东之澄海、高要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郑樵注云:“卫大夫承成之后。见《世本》。望出千乘。”承本卫邑,以邑为氏;成,或称叔成,卫公族大夫。承氏当系出姬姓。(按:《姓氏考略》引《世本》作“成叔承”,似误,不从。)
二、承
承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承姓起源:春秋时卫大夫成叔承之后,见《世本》。
承姓名人:
承宫,东汉末姑幕(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50里)人,官中郎将。
郡望:千乘。
承姓姓氏源流
一、承ché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安徽之贵池,广东之澄海、高要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郑樵注云:“卫大夫承成之后。见《世本》。望出千乘。”承本卫邑,以邑为氏;成,或称叔成,卫公族大夫。承氏当系出姬姓。(按:《姓氏考略》引《世本》作“成叔承”,似误,不从。)
二、承
承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承姓起源:春秋时卫大夫成叔承之后,见《世本》。
承姓名人:
承宫,东汉末姑幕(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50里)人,官中郎将。
郡望:千乘。
承姓堂号
千乘堂:以望立堂。
毗陵堂:以望立堂。即“江苏常州承氏”包括有:听经堂。德掦 堂。杯德堂。
介福堂:
承阳堂:以望立堂。
延日堂:以望立堂。
光山堂:以望立堂。
一、承ché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安徽之贵池,广东之澄海、高要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郑樵注云:“卫大夫承成之后。见《世本》。望出千乘。”承本卫邑,以邑为氏;成,或称叔成,卫公族大夫。承氏当系出姬姓。(按:《姓氏考略》引《世本》作“成叔承”,似误,不从。)
二、承
承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承姓起源:春秋时卫大夫成叔承之后,见《世本》。
承姓名人:
承宫,东汉末姑幕(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50里)人,官中郎将。
郡望:千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