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姓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775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措姓起源
措姓措姓起源一
源于官位,出唐朝中期州郡制下官吏措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典措,是汉朝时期设置的官职,各郡、州、县三级皆有,即地方治安官吏中的快捕,文史中多称“县尉”、“州尉”、“郡尉”等,正式官称为“典措”,主要职责就是追捕罪犯,归属典吏衙(巡扑衙)管辖。在由宋朝参知政事及文字训诂学家丁度于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修编的典籍《集韵》、元朝文字训诂学家黄公绍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编修的《古今韵会》中都有注释:“措,追捕也。”典,是汉朝对典吏的简称,通指地方各级官员。在史籍《前汉书·文帝纪赞》中记载汉文帝刘恒执政时的盛世之状时说:“几于刑措。民不犯法,无所刑也。”就是说社会治安非常好,百姓们安居乐业,无人违法,典措抓捕的罪犯寥寥无几,因此刑法都用不上了。汉朝典刑中规定:“治吏,凡群盗起而不发觉,发觉而弗措满品者,构成沈命罪。依〈沈命法〉二千石以下官吏皆处刑。”沈命罪,即巡捕不不力,就是今天所称的渎职罪。
在典措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为姓氏者,称典氏、措氏,其措氏的姓氏读音作zhái(ㄓㄞˊ)。
措姓措姓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唐朝时期古吐蕃王朝地名称谓,属于以地貌特征为氏。措,在藏族先民古吐蕃族人的语言中就是“湖泊”。从古至今,在青藏高原上一直就有六大典型的高原内陆湖泊,分别称作:纳木错、色林错、普莫雍错、玛旁雍错、羊卓雍错、当惹雍错。在古代的青藏地区,吐蕃族人视大型湖泊为神灵,例如,纳木错就是“天神之湖”,色林错就是“威猛魔鬼之湖”,普莫雍错就是“天之圣湖”,玛旁雍错就是“战神之湖”,羊卓雍错就是“天堂碧玉之湖”,当惹雍错就是“达果山神妻子当惹雍错的乳汁”……等等,因此被藏族先民尊崇万分,多有指湖泊为姓氏或名字,藏语即“湖氏”,但惯以谐音汉字为姓氏,称措氏,其姓氏读音作cù(ㄘㄨˋ)。
唐朝初叶以后,在滇、黔、蜀、青、甘、陕等地区受吐蕃文化影响的各少数民族中,皆有引为姓氏者,称措氏,世代相传至今。
措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人口非常稀少,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四百十一位,多以京兆、开封、蜀郡、拉萨为郡望。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例如: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要特别注意的是:“京兆”并非仅指陕西长安地区,凡历朝历代由中央政府直辖的都城周边地区,皆可称为“京兆”。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亦称杞邑,简称杞;为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的周平王二十八年~周桓王十九年(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丁巳,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丙子,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朝景帝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从此有“开封”之称。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丁卯,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后晋天福三年(戊戌,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庚申,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甲戌,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到了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重设开封府,清末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迅速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市成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蜀郡:蜀郡是古代西南地区行政区划之一,以成都一带为中心,所辖范围在历朝历代随而有不同。其地原为古蜀国所辖。公元前四世纪,古蜀国国王开明五世(一说开明九世)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四川双流)迁至成都建城。战国时期的秦国在秦惠文王执政期间(公元前337~前311年),蜀王封于汉中的苴侯与巴国交好,而蜀国又与巴国交恶,此举引起蜀王不悦。在史籍《正义华阳国志》中记载:“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为仇,故蜀王怒,伐苴。苴奔巴,求救于秦。秦遣张仪从子午道伐蜀。”秦惠文王于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灭蜀国,同时也灭了苴与巴两个方国。之后,秦国将蜀国的成都之地设成都县。蜀国被秦国并吞的前期并不平静,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封故蜀王之子通国为蜀国侯,以陈壮(一称陈庄)为国相,所治范围在今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宁府之剑阁以西一带,即古蜀国,治所就是今天的成都。周赧王四年(秦惠文王后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陈壮反叛,杀了蜀国侯,秦国只得再伐蜀地,镇压了陈壮之叛。之后,秦国又封了两任蜀国侯,但其都与秦王相处不好。周赧王三十八年(秦昭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77年),秦国改蜀国为蜀郡,设置了郡守,成都为蜀郡治所。汉朝初期承秦制,不过,汉高祖虽然控制了巴、蜀两郡,但其原来的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及四川南部一带)都在汉王朝的控制范围之外,之后汉王朝再往四川盆地周围扩张,并设立新的郡县,治置蜀郡属国都尉。三国时期,蜀郡被蜀汉政权改为汉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县西部,其时辖地在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宁府之剑阁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国,治所在今成都,此后至隋朝皆因之。唐朝时期升为成都府。元朝时期改为成都路。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再改为四川行省。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四川行省改置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府属之,治所在成都、华阳二县。清朝时期沿袭之。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黜府制,治所设为成都市至今,辖今四川省、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8月恢复称四川省,重庆仍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6月西南大区撤销,重庆市改为四川省辖市。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脱离四川省,恢复为中央直辖市,于1997年6月18日正式挂牌。
拉萨城:考古发现,位于拉萨城北郊五公里河谷边缘的曲贡新石器遗址距今约为四千~五千年,海拔3690米,该遗址出土了一万多件文化遗物和大量兽骨,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拉萨河谷已有人类活动。曲贡遗址下层中还出土了一枚铜镞,铜镞呈扁平形,经鉴定原料为冶炼所得,表明当时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开始跨入青铜时代。拉萨城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之前这里叫卧马塘,是苏毗部落管辖的放牧场。唐朝时期古称“吉曲沃塘”。史籍上第一次出现“拉萨”二字,始见于唐元和元年(丙戌,公元806年)吐蕃王朝藏王赤德松赞所立《噶琼寺碑》,碑文有言:“神圣赞普先祖松赞之世,始行圆觉正法,建拉萨大昭寺。”由此可见,拉萨的城名,已经出现了近一千二百余年了。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青藏高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经过多年的和战,又集结成若干个部落联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联盟、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和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部落联盟最为强大。这时,拉萨河的古名“吉曲”已经出现,现在拉萨所在地,则被人称为“吉雪沃塘”,意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当时吉曲河流域先后属于苏毗部落联盟中的达甲沃和赤邦松两个王族统治。公元七世纪初,雅隆部落首领朗日松赞率兵北上,成为整个吉曲(拉萨)河流域的主宰。朗日松赞把营盘设在墨竹工卡的甲玛岗山沟,在这条长长的南北走向的山沟中,建造了几座宫堡,他的儿子、吐蕃王朝缔造者松赞干布于隋大业十三年(丁丑,公元617年)出生在甲玛沟的强巴明久林宫堡中,当后来这位少年王子征战路过吉雪沃塘时,时值盛夏、风和日丽,只见周围群山四合、秀水中流、地势宽坦、雄伟壮观,同时这里北通青海、南靠山南、西连象雄、东接多康、地处雪域中枢,交通方便,物产丰富,于是他做出了迁都吉曲沃塘的重大决策。松赞干布统一全藏时率大臣、部属从山南墨竹工卡西下,将政治中心转移至吉曲沃塘,这片亘古以来荒凉沉寂的平野立刻变得热闹而繁忙。松赞干布经过仔细勘察,决定截断吉曲河的北河道,使河水傍着山南宣泄,红山周围显露出一大片平野。之后他在该地建宫堡,修寺庙,营造军民住房。据说沃塘平野第一座建筑红山堡寨就是如今布达拉宫的前身,这座巨石垒成的宫堡兀立红山之巅,气势非常雄壮,吐蕃王朝从此风生水起。松赞干布在红山堡寨制定法律,划分行政区域,分封官职,力主对外交流,赞普属下设五商、六匠。五商指茶商、玉商、刀商、帛商、盐商;六匠指噶龙铁匠、噶如鞍匠、弓匠、剑匠、铠甲匠、神塑匠等。商业和手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促进拉萨城的兴盛起着明显的作用。之后,松赞干布先后迎娶了尼泊尔王国的尺尊公主、大唐王朝的文成公主,为两位公主修建了大、小昭寺,分别供奉了释迦牟尼八岁和十二岁等身佛像。大昭寺建成后,为纪念山羊驮土建寺的殊胜之举,寺庙取名山羊幻化庙,城市也改名为“惹萨”,意为“羊土城”。公元八世纪,赤德祖赞也迎娶了大唐王朝的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将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迎请到大昭寺主殿,制定了一整套供养祭祀仪轨,在红山和药王山之间修造了称为“巴嘎噶林”的三座大白塔,成为进入拉萨城的大门。自从金城公主将小昭寺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移供大昭寺主神殿后,这尊佛像便成为整个雪域藏人信仰的中心,朝拜供奉者络绎不绝。缘于这尊至神至圣的佛像,“惹萨”亦改称为“拉萨”,意为“神佛之地”(圣地、佛地),从此出现了拉萨城。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崩溃瓦解,伴随公元十一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兴起,拉萨成为很多高僧大德弘教之地。公元十三世纪,元朝中央政府把西藏纳入统一版图,元、明中央政府先后在西藏地方扶持萨迦王朝和帕木竹巴王朝,西藏的政治中心一度转移至日喀则的萨迦和山南地区。公元十三世纪中叶,前藏十三万户长之一的蔡巴,在拉萨东面修建蔡巴寺、贡唐寺,此后历代蔡巴户长组织力量疏通拉萨河道和加固河堤。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帕木竹巴地方政权取代萨迦地方政权后,支持宗喀巴及其弟子,在拉萨修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强化了拉萨的宗教“圣城”地位。公元十七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受清朝皇帝册封,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政权,以拉萨为政权的中心,拉萨城市有了新的发展。著名寺院在这一时期都有较大规模的修葺和扩建,其中大昭寺改造、扩建,对拉萨的城市布局产生了影响。布达拉宫的重建及其以后的增修改建,使之形成了今日的规模。七世达赖喇嘛时期,在布达拉宫以西约两公里处建起了罗布林卡,以后迭经扩建,成为占地三十六万平方米的大园林。由此形成以布达拉宫为中心,辐射八廓街、罗布林卡周围约三平方公里的拉萨古城。195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接管拉萨,1960年正式设立拉萨市。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后,拉萨墨本管辖拉萨市区中心部分(林廓路以内);雪巴列空管辖拉萨市郊洛麦溪、朗如溪、札什溪、折布林溪、蔡溪、蚌堆(仲堆)溪、列乌溪、南木杰岗溪、隆巴溪、札溪、昌谷溪、聂当溪、江溪、东嘎宗、南木吉才溪、曲隆溪、古崩堂溪、德庆宗等十八宗溪。1954年拉萨墨本管辖拉萨市;卫区总管管辖尼木门喀溪、曲水宗、羊八井郭巴、麻江郭巴、堆龙德庆宗、撒拉溪、朗塘溪、卡孜溪、林周宗、墨竹工卡宗、东嘎宗、德庆宗、达孜宗、蔡溪、列乌溪、南木杰岗溪、洛麦溪、协仲溪、札什溪、曲隆溪、折布林溪、南木溪、聂当溪、朗如溪、蚌堆溪、札溪、隆巴溪、昌谷溪等二十八宗溪。1960年设拉萨市,原属绛曲基巧的当雄、达木曲柯尔、白仓溪、达波错斯(色)、旁多溪划入拉萨市。将折布林溪、洛麦溪、朗如溪、蔡溪、曲隆溪、札什溪并入拉萨市区;以林周宗与旁多宗、撒拉溪、朗塘溪、卡孜溪合并设林周县(驻松盘);以当雄与羊八井郭巴、宁中郭巴、纳木湖郭巴等合并设当雄县;以达孜宗与德庆宗、蚌堆溪合并设达孜县(驻德庆村);以墨竹工卡宗设墨竹工卡县(驻塔巴村);以曲水宗与色溪、南木溪、协仲溪、聂当溪合并设曲水县(驻雪村);以尼木门喀溪与麻江郭巴合并设尼木县(驻塔荣);以堆龙德庆宗与列乌溪、东嘎宗合并设堆龙德庆县(驻朗嘎)。拉萨市共辖当雄(驻当曲卡)、尼木、曲水、堆龙德庆、达孜、林周、墨竹工卡等七县。1964年原林芝专区所属林芝(驻尼池村)、米林(驻东多村)、工布江达(驻介德)、墨脱四县划入拉萨市领导。墨竹工卡县迁驻工卡;林芝县迁驻普拉。拉萨市辖十一县。1975年林周县由松盘迁驻旁多。1977年拉萨市辖林周(驻旁多)、当雄(驻当曲卡)、墨竹工卡(驻工卡)、尼木(驻塔荣)、米林(驻东多村)、墨脱、达孜(驻德庆)、曲水(驻雪村)、堆龙德庆(驻朗嘎)、林芝(驻普拉)、工布江达等十一县。至2005年12月31日,拉萨市辖一个市辖区、七个县,分别是城关区、林周县、当雄县、尼木县、曲水县、堆龙德庆县、达孜县、墨竹工卡县。
京兆堂:以望立堂,亦称常安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亦称杞邑堂、启封堂、大梁堂、汴梁堂。
蜀郡堂:以望立堂,亦称蜀汉堂、成都堂。
拉萨堂:以望立堂,亦称吉曲堂。
一、措cuò
现行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有分布。藏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按:藏胞常以“措×”取名,如“措吉”,意为“湖边出生的”,或即以汉族姓名构成习惯将“措×”一分为二,以“措”即为“姓”。)
二、措
综合: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北京有此姓。
措姓郡望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例如: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要特别注意的是:“京兆”并非仅指陕西长安地区,凡历朝历代由中央政府直辖的都城周边地区,皆可称为“京兆”。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亦称杞邑,简称杞;为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的周平王二十八年~周桓王十九年(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丁巳,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丙子,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朝景帝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从此有“开封”之称。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丁卯,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后晋天福三年(戊戌,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庚申,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甲戌,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到了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重设开封府,清末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迅速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市成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蜀郡:蜀郡是古代西南地区行政区划之一,以成都一带为中心,所辖范围在历朝历代随而有不同。其地原为古蜀国所辖。公元前四世纪,古蜀国国王开明五世(一说开明九世)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四川双流)迁至成都建城。战国时期的秦国在秦惠文王执政期间(公元前337~前311年),蜀王封于汉中的苴侯与巴国交好,而蜀国又与巴国交恶,此举引起蜀王不悦。在史籍《正义华阳国志》中记载:“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为仇,故蜀王怒,伐苴。苴奔巴,求救于秦。秦遣张仪从子午道伐蜀。”秦惠文王于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灭蜀国,同时也灭了苴与巴两个方国。之后,秦国将蜀国的成都之地设成都县。蜀国被秦国并吞的前期并不平静,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封故蜀王之子通国为蜀国侯,以陈壮(一称陈庄)为国相,所治范围在今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宁府之剑阁以西一带,即古蜀国,治所就是今天的成都。周赧王四年(秦惠文王后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陈壮反叛,杀了蜀国侯,秦国只得再伐蜀地,镇压了陈壮之叛。之后,秦国又封了两任蜀国侯,但其都与秦王相处不好。周赧王三十八年(秦昭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77年),秦国改蜀国为蜀郡,设置了郡守,成都为蜀郡治所。汉朝初期承秦制,不过,汉高祖虽然控制了巴、蜀两郡,但其原来的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及四川南部一带)都在汉王朝的控制范围之外,之后汉王朝再往四川盆地周围扩张,并设立新的郡县,治置蜀郡属国都尉。三国时期,蜀郡被蜀汉政权改为汉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县西部,其时辖地在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宁府之剑阁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国,治所在今成都,此后至隋朝皆因之。唐朝时期升为成都府。元朝时期改为成都路。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再改为四川行省。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四川行省改置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府属之,治所在成都、华阳二县。清朝时期沿袭之。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黜府制,治所设为成都市至今,辖今四川省、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8月恢复称四川省,重庆仍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6月西南大区撤销,重庆市改为四川省辖市。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脱离四川省,恢复为中央直辖市,于1997年6月18日正式挂牌。
拉萨城:考古发现,位于拉萨城北郊五公里河谷边缘的曲贡新石器遗址距今约为四千~五千年,海拔3690米,该遗址出土了一万多件文化遗物和大量兽骨,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拉萨河谷已有人类活动。曲贡遗址下层中还出土了一枚铜镞,铜镞呈扁平形,经鉴定原料为冶炼所得,表明当时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开始跨入青铜时代。拉萨城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之前这里叫卧马塘,是苏毗部落管辖的放牧场。唐朝时期古称“吉曲沃塘”。史籍上第一次出现“拉萨”二字,始见于唐元和元年(丙戌,公元806年)吐蕃王朝藏王赤德松赞所立《噶琼寺碑》,碑文有言:“神圣赞普先祖松赞之世,始行圆觉正法,建拉萨大昭寺。”由此可见,拉萨的城名,已经出现了近一千二百余年了。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青藏高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经过多年的和战,又集结成若干个部落联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联盟、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和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部落联盟最为强大。这时,拉萨河的古名“吉曲”已经出现,现在拉萨所在地,则被人称为“吉雪沃塘”,意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当时吉曲河流域先后属于苏毗部落联盟中的达甲沃和赤邦松两个王族统治。公元七世纪初,雅隆部落首领朗日松赞率兵北上,成为整个吉曲(拉萨)河流域的主宰。朗日松赞把营盘设在墨竹工卡的甲玛岗山沟,在这条长长的南北走向的山沟中,建造了几座宫堡,他的儿子、吐蕃王朝缔造者松赞干布于隋大业十三年(丁丑,公元617年)出生在甲玛沟的强巴明久林宫堡中,当后来这位少年王子征战路过吉雪沃塘时,时值盛夏、风和日丽,只见周围群山四合、秀水中流、地势宽坦、雄伟壮观,同时这里北通青海、南靠山南、西连象雄、东接多康、地处雪域中枢,交通方便,物产丰富,于是他做出了迁都吉曲沃塘的重大决策。松赞干布统一全藏时率大臣、部属从山南墨竹工卡西下,将政治中心转移至吉曲沃塘,这片亘古以来荒凉沉寂的平野立刻变得热闹而繁忙。松赞干布经过仔细勘察,决定截断吉曲河的北河道,使河水傍着山南宣泄,红山周围显露出一大片平野。之后他在该地建宫堡,修寺庙,营造军民住房。据说沃塘平野第一座建筑红山堡寨就是如今布达拉宫的前身,这座巨石垒成的宫堡兀立红山之巅,气势非常雄壮,吐蕃王朝从此风生水起。松赞干布在红山堡寨制定法律,划分行政区域,分封官职,力主对外交流,赞普属下设五商、六匠。五商指茶商、玉商、刀商、帛商、盐商;六匠指噶龙铁匠、噶如鞍匠、弓匠、剑匠、铠甲匠、神塑匠等。商业和手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促进拉萨城的兴盛起着明显的作用。之后,松赞干布先后迎娶了尼泊尔王国的尺尊公主、大唐王朝的文成公主,为两位公主修建了大、小昭寺,分别供奉了释迦牟尼八岁和十二岁等身佛像。大昭寺建成后,为纪念山羊驮土建寺的殊胜之举,寺庙取名山羊幻化庙,城市也改名为“惹萨”,意为“羊土城”。公元八世纪,赤德祖赞也迎娶了大唐王朝的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将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迎请到大昭寺主殿,制定了一整套供养祭祀仪轨,在红山和药王山之间修造了称为“巴嘎噶林”的三座大白塔,成为进入拉萨城的大门。自从金城公主将小昭寺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移供大昭寺主神殿后,这尊佛像便成为整个雪域藏人信仰的中心,朝拜供奉者络绎不绝。缘于这尊至神至圣的佛像,“惹萨”亦改称为“拉萨”,意为“神佛之地”(圣地、佛地),从此出现了拉萨城。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崩溃瓦解,伴随公元十一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兴起,拉萨成为很多高僧大德弘教之地。公元十三世纪,元朝中央政府把西藏纳入统一版图,元、明中央政府先后在西藏地方扶持萨迦王朝和帕木竹巴王朝,西藏的政治中心一度转移至日喀则的萨迦和山南地区。公元十三世纪中叶,前藏十三万户长之一的蔡巴,在拉萨东面修建蔡巴寺、贡唐寺,此后历代蔡巴户长组织力量疏通拉萨河道和加固河堤。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帕木竹巴地方政权取代萨迦地方政权后,支持宗喀巴及其弟子,在拉萨修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强化了拉萨的宗教“圣城”地位。公元十七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受清朝皇帝册封,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政权,以拉萨为政权的中心,拉萨城市有了新的发展。著名寺院在这一时期都有较大规模的修葺和扩建,其中大昭寺改造、扩建,对拉萨的城市布局产生了影响。布达拉宫的重建及其以后的增修改建,使之形成了今日的规模。七世达赖喇嘛时期,在布达拉宫以西约两公里处建起了罗布林卡,以后迭经扩建,成为占地三十六万平方米的大园林。由此形成以布达拉宫为中心,辐射八廓街、罗布林卡周围约三平方公里的拉萨古城。195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接管拉萨,1960年正式设立拉萨市。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后,拉萨墨本管辖拉萨市区中心部分(林廓路以内);雪巴列空管辖拉萨市郊洛麦溪、朗如溪、札什溪、折布林溪、蔡溪、蚌堆(仲堆)溪、列乌溪、南木杰岗溪、隆巴溪、札溪、昌谷溪、聂当溪、江溪、东嘎宗、南木吉才溪、曲隆溪、古崩堂溪、德庆宗等十八宗溪。1954年拉萨墨本管辖拉萨市;卫区总管管辖尼木门喀溪、曲水宗、羊八井郭巴、麻江郭巴、堆龙德庆宗、撒拉溪、朗塘溪、卡孜溪、林周宗、墨竹工卡宗、东嘎宗、德庆宗、达孜宗、蔡溪、列乌溪、南木杰岗溪、洛麦溪、协仲溪、札什溪、曲隆溪、折布林溪、南木溪、聂当溪、朗如溪、蚌堆溪、札溪、隆巴溪、昌谷溪等二十八宗溪。1960年设拉萨市,原属绛曲基巧的当雄、达木曲柯尔、白仓溪、达波错斯(色)、旁多溪划入拉萨市。将折布林溪、洛麦溪、朗如溪、蔡溪、曲隆溪、札什溪并入拉萨市区;以林周宗与旁多宗、撒拉溪、朗塘溪、卡孜溪合并设林周县(驻松盘);以当雄与羊八井郭巴、宁中郭巴、纳木湖郭巴等合并设当雄县;以达孜宗与德庆宗、蚌堆溪合并设达孜县(驻德庆村);以墨竹工卡宗设墨竹工卡县(驻塔巴村);以曲水宗与色溪、南木溪、协仲溪、聂当溪合并设曲水县(驻雪村);以尼木门喀溪与麻江郭巴合并设尼木县(驻塔荣);以堆龙德庆宗与列乌溪、东嘎宗合并设堆龙德庆县(驻朗嘎)。拉萨市共辖当雄(驻当曲卡)、尼木、曲水、堆龙德庆、达孜、林周、墨竹工卡等七县。1964年原林芝专区所属林芝(驻尼池村)、米林(驻东多村)、工布江达(驻介德)、墨脱四县划入拉萨市领导。墨竹工卡县迁驻工卡;林芝县迁驻普拉。拉萨市辖十一县。1975年林周县由松盘迁驻旁多。1977年拉萨市辖林周(驻旁多)、当雄(驻当曲卡)、墨竹工卡(驻工卡)、尼木(驻塔荣)、米林(驻东多村)、墨脱、达孜(驻德庆)、曲水(驻雪村)、堆龙德庆(驻朗嘎)、林芝(驻普拉)、工布江达等十一县。至2005年12月31日,拉萨市辖一个市辖区、七个县,分别是城关区、林周县、当雄县、尼木县、曲水县、堆龙德庆县、达孜县、墨竹工卡县。
京兆堂:以望立堂,亦称常安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亦称杞邑堂、启封堂、大梁堂、汴梁堂。
蜀郡堂:以望立堂,亦称蜀汉堂、成都堂。
拉萨堂:以望立堂,亦称吉曲堂。
一、措cuò
现行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有分布。藏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按:藏胞常以“措×”取名,如“措吉”,意为“湖边出生的”,或即以汉族姓名构成习惯将“措×”一分为二,以“措”即为“姓”。)
二、措
综合: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北京有此姓。
措姓姓氏源流
一、措cuò
现行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有分布。藏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按:藏胞常以“措×”取名,如“措吉”,意为“湖边出生的”,或即以汉族姓名构成习惯将“措×”一分为二,以“措”即为“姓”。)
二、措
综合: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北京有此姓。
措姓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亦称常安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亦称杞邑堂、启封堂、大梁堂、汴梁堂。
蜀郡堂:以望立堂,亦称蜀汉堂、成都堂。
拉萨堂:以望立堂,亦称吉曲堂。
一、措cuò
现行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有分布。藏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按:藏胞常以“措×”取名,如“措吉”,意为“湖边出生的”,或即以汉族姓名构成习惯将“措×”一分为二,以“措”即为“姓”。)
二、措
综合: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北京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