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姓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629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端姓起源
端姓主要源自:姬姓。
端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端木赐之后,属于已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在鲁国孔子门下求学而道艺精通的七十二人中,有个人叫端木赐,字子贡。端木赐原是卫国黎邑人(今河南浚县),善于经商,是孔子所有弟子中最为富裕的。他善于辩论,做事很能干,后来还当过鲁、卫、齐国的宰相,在春秋末期,端木赐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使而动五国之政。端木赐又精通经济,善做生意。他每次出使各诸侯国,其车仆之盛拟于王侯,又以孔门高徒的名份与诸侯相抗礼,并一直积极倡导儒学,而且他“富贵而能谦恭守礼”,故而其家族一直很昌盛。孔子曾称端木赐为“瑚琏之器”。在明朝学者陈士元(陈迪知)所撰著的姓氏学巨著《万姓统谱》一书中,指出端木赐之孙以先祖复姓分衍为单姓,分别为端氏和木氏,后来其木氏一族因避仇而添“水”字偏旁,改称沐氏。在中国姓氏衍变的历史上,避仇、避难或其他原因的改姓,古人多取求简原则,如复姓改为单姓,一般是取原姓之中一字,多数取首字。例如,端木氏的第九世的端木肇恰遇秦始皇“焚书坑儒”,便去端姓木,隐蔽于鲁国。一直到第十世木庚,才恢复端木氏复姓,迁居回祖籍黎邑。
该支端氏家族与端木氏、贡氏、木氏、沐氏是同源同宗,其端氏史称正宗。
端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初期晋国废君晋出公姬凿的封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春秋战国晋国“三家分晋”时期,在周贞定王姬介六年(晋出公姬凿十一年,公元前463年),晋出公被四个上卿家族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共同驱逐出境,晋出公出走逃亡到齐国,后又被迫回居于端邑(今山西沁水端氏镇)。周贞定王十三年(晋出公十九年,公元前456年),晋出公逝世,智氏家族首领智伯瑶立即立姬骄为傀儡国君,是为晋哀公,一时之间智家大权在握,势倾朝野,并要求韩、赵、魏三家各自割地给他智氏家族。由此,引发赵、韩、魏三家联合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以前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氏家族的所有土地也平分了。到了其后的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晋烈公姬止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又干脆把晋国的其他土地彻底瓜分,史称“三家分晋”,晋王室已无立锥之地,晋烈公由魏家看管起来,成为阶下囚。之后,魏文侯魏斯、赵烈侯赵籍、韩景侯韩虔三家派遣使者到洛阳周王室去见周威烈王,要求把他们三家正式封为诸侯。周威烈王不承认也没有用,就做个顺水人情把三家封为诸侯。周安王姬骄十三年(晋烈公二十七年,公元前389年),晋烈公郁郁而逝,虽然魏国又虚立了一个晋孝公姬倾,但那实在只是给世人做个样子。从此,韩(都今河南禹县,后迁至河南新郑)、赵(都今山西晋阳,后迁至河北邯郸)、魏(都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河南开封)都成为中原大国,与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并列,成为历史上的“战国七雄”。
在晋出公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迫居之地名称为姓氏者,称端氏,世代相传至今。
端姓起源三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仆散氏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仆散氏,是金国时期女真贵族的一个分支,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和金国时期女真仆散氏家族,以姓为氏,在金国时期历任重臣。女真族汉化的端氏一族,主要出自金国时期的宰相仆散·端。仆散·端,公元?~1217年待考,本名仆散·七斤,中都路火鲁虎必剌猛安人(今黑龙江黑河)。金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朝廷以知临洮府事承裔为元帅左都监,行元帅府于凤翔。仆散·端上奏:“陇外十州,介宋、夏之间,与诸番杂处,先于巩州置元帅府以镇之。今承裔以陇外万兵移居凤翔,臣恐一旦有警,援应不及。乞令承裔行元帅府于巩州。若以凤翔密迩宋界,则本路屯兵已多,但令总管摄行帅事,与京兆、巩相为首尾,足以备缓急矣。”金宣宗从之。当年仆散·端即病逝。讣闻,金宣宗震悼,辍朝三日,追赠延安郡王,谥忠正。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配享宣宗庙廷。金国灭亡之后,仆散氏家族人等一部份融入了汉族,称蒲氏、仆氏、端氏等,一部分退回辽东地区,明末清初成为满族,改称布萨氏,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
而改称布萨氏的原仆散氏族人,则不再冠称蒲氏、仆氏、端氏等,而是汉称林氏。这在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中有记载:布萨氏,满语为Busa Hala,汉义“很多”,清中叶以后大多改冠汉姓为林氏。
端姓起源四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端木氏,原本为汉族,后因信奉伊斯兰教而融入了回族之中,成为今天回族复姓之一。回族端木氏主要分布在今安徽省和东南沿海地区,在明朝以后,多有简化改为单姓端氏者。
回族端木氏名人,早期见于史书记载的有著名清朝书法家端木埰、书画家端木焯、端木治等。
端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托和啰氏,亦称托科罗氏、托活络氏、脱阔罗氏、托忒克氏,满语为Tohoro Hala,汉义“套马”或“把袋子驮在马背上”,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松花江两岸、喀穆(今黑龙江讷河老莱)、奥里迷(今黑龙江同江)、毕瞻(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支流比占河)、黑龙江沿岸等地区。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锡伯族托和啰氏多冠汉姓为陶氏、托氏、妥氏、扈氏、端氏等。该支端氏鼻祖为托和啰·端方,满洲正白旗人,其人曾标榜维新,因此得任陕西巡抚。英法侵略军攻入北京时,他又追随慈禧太后西逃,因追随之功而得宠,累官至两江直隶总督。托和啰·端方晚年为督办铁路大臣,擅长金石篆刻。其弟为著名的河南知府托和啰·端锦。后兄弟二人一同被湖北新军所杀。在托和啰·端方、托和啰·端锦的后裔子孙中,于清末民初皆有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端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姬凿(晋出公)、端木赐(端木赐)。
端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端木氏复兴则名列第四百四十四位,而单姓端氏也名列第九百二十二位,皆以东阳、浚县、河东为郡望。
据史籍《路史》记载,战国时期晋被韩、赵、卫三家瓜分后,原晋国迁居于端邑,遂以居处为氏。又据《端氏家谱》的记载,端氏出自孔子弟子端木赐,本姓端木氏,后以省文称端氏。
今云南省的通海县,江苏省的南京市凓水县、宜兴市、江宁市、高淳市,河北省的沧州市,河南省的鹤壁市浚县、安阳市、新乡市、濮阳市、新郑市,安徽省的马鞍山市当涂县,广东省的广州市、揭阳市、肇庆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等地,均有端氏族人分布。
东阳郡: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浚县:夏王朝时期,浚地处冀、兖、豫三州之交。商王朝时期称黎,迁都殷后为畿内地。周武王克殷,分其畿内为邶、鄘、卫,浚地属邶、卫,后康叔封卫,领浚地。春秋时期,浚地有牵城、雍榆、顿丘,分属晋、卫。战国时,属魏国。秦置郡县,分属东郡、河内郡和邯郸郡。西汉高祖年间(公元前206~前195年),始置黎阳县、顿丘县。黎阳县治在今大伾山东北,属冀州魏郡;顿丘县治在今屯子乡蒋村附近,属兖州东郡。王莽时(公元9~20年),改黎阳曰黎蒸,改顿丘曰顺丘。东汉复原,隶属依旧。三国时期,浚地属魏国,黎阳县属冀州魏郡,顿丘县属兖州东郡。西晋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黎阳县改属司州魏郡。置顿丘郡,辖顿丘、卫国、临黄、阴安四县。东晋时,浚地先后属晋、后赵、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后燕。东晋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属司州。东晋朝太元十一年丙戌(公元386年),丁零族翟辽袭据黎阳,东晋朝太元十三年戊子(公元388年)在此称王,号大魏天王,辖七郡。后迁滑台。东晋朝太元十四年~二十一年(公元389~396年)间,废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朝太和十八年甲戌(公元494年),废顿丘郡,顿丘县属汲郡(郡治在朝歌城)。北魏朝孝昌年间(公元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顿丘二县,属司州。北魏朝永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分黎阳县置东黎县,县治在今善堂乡临河村南,属黎阳郡。东魏朝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移朝歌县治于今卫贤集,置汲郡,辖朝歌、获嘉、汲县、北修武、南修武、山阴六县。后郡治移至枋头城(今新镇乡前枋城)。东魏朝太平年间(公元534~537年)罢顿丘县。北齐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公元550~577年)间,废黎州,黎阳郡属司州,废东黎县。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改汲郡为卫州,仍治枋头城。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俱罢,黎阳县属卫州。隋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于原东黎县置临河县。隋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临河县。于枋头城置清淇县,属卫州。隋朝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清淇县。改朝歌县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移治卫县。废黎州,黎阳县、临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治所在今大伾山北麓,辖殷、卫、澶、洹四州,领黎阳、临河、内黄、汤阴、顿丘、观城、繁阳、澶水八县。唐朝武德四年,又置清淇县,属卫州。六年,罢黎州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设道,黎州属河北道,辖黎阳、临河、澶水、内黄四县。卫州治由卫县迁至汲县,卫县仍属卫州。唐朝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澶水县并入临河县,临河、内黄二县属相州。清淇县并入卫县,属卫州。唐朝长安三年癸卯(公元703年)复置清淇县,县治在枋头城,唐朝神龙元年乙巳(公元705年)废,入卫县。五代后晋天福元年丁酉(公元937年),黎阳县改属滑州。后晋天福九年甲辰(公元944年),临河县改属澶州。北宋朝雍熙四年丁亥(公元987年),黎阳县改属河北道澶州。北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于黎阳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县城东大伾与居山之间,辖黎阳县,县治仍旧。北宋朝至道三年丁酉(公元997年),改道为路,通利军属河北路。北宋朝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通利军为安利军,军治迁至浮丘山西。北宋朝天圣四年丙寅(公元1026年),卫县属安利军。北宋朝天圣七年丁卯(公元1029年),地震,军城陷为湖,移治浮丘山颠。北宋朝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废军,黎阳、卫县属河北路卫州。北宋朝熙宁六年癸丑(公元1073年),废卫县为镇,入黎阳县,改属河北西路卫州。北宋朝元祐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分黎阳县复置卫县,属卫州。北宋朝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号浚川军节度,旋又改平川军节度,州治在浮丘山颠,辖黎阳县、卫县。北宋朝崇宁四年乙酉(公元1105年),临河县镇宁军,隶河北东路。北宋朝宣和二年庚子(公元1120年),汤阴县属浚州,旋复属相州。金国天会七年己酉(公元1129年),河北路分为东西两路,浚州属河北西路。金国皇统八年戊辰(公元1148年),嫌与宗峻音同,改浚州为通州。金国天德三年辛未(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金国大定二十九年己亥(公元1189年),临河县治没于黄河水患,县废。元初,设省辖路,浚州属中书省(腹里)真定路,省黎阳县、卫县入州。元朝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改属中书省大名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路为府,浚州属中书省大名府。是年十月,改属河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大名府。二年三月,改属直隶(京师)大名府。四月,州降为县,始称浚县,县治徙浮丘山东北平坡。明朝永乐元年癸未(公元1403年),改属北直隶(简称北直)大名府。清朝顺治元年甲申(公元1644年),浚县属直隶省大名府。清朝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河南省卫辉府。中华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三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南省河北道。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设行署(行政公署),浚县属河南省第三行署(驻安阳)。抗日战争时期,浚境三权鼎立。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7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重划政区,浚县属第十三行署(驻辉县平罗镇)。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2月,浚县日伪政府建立,属日伪河南省豫北道(道尹公署驻新乡)。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中共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6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撤销第十三行署,国民党浚县政府改属第三行署(驻安阳)。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8月,日伪浚县政府投降告终。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浚县民主政府隶属仍旧。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国民党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浚县处于“拉锯”战争局面,两个政府驻地及辖区变动频繁。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国民党浚县政府不复存在。1949年己丑10月中旬,浚县民主政府改为人民政府,隶属平原省安阳行署。1952年壬辰10月撤销平原省,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行署。1957年丁酉11月,安阳行署并入新乡行署,浚县随之改属。1962年壬寅12月,复置安阳行署,浚县复属安阳行署。1983年癸亥10月,撤销安阳行署,浚县改属安阳市至1986年丙寅1月8日,后划归鹤壁至今。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东阳堂:以望立堂。
畿内堂:以望立堂,亦称浚州堂、浚县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一、端duā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县、黄骅、围场,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江西之新余,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注引《路史》云:“晋既分,乃封其君於端氏,因为氏。”端氏故城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
2、又据《端家谱》注云:“又出於孔门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以省文称端氏。”此则系端木氏所改。
3、又《姓氏词典》引《姓觿》云:“古有端氏国,灭于晋。晋大夫食采於端,因氏。”此端氏国既“灭於晋”,当与三家分晋后之“封其君於端氏”者不同,端氏国后或有以国为氏者;且,“晋大夫食采於端”,当与“封其君於端氏”亦有所不同,知此当以邑为氏。
二、端
端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端姓起源:
1、古有端国(故城在今山西沁水东北),春秋时灭于晋,晋大夫食采于端,因氏。
2、战国时韩、魏、赵瓜分晋,封晋君于端,子孙因氏。
3、春秋时孔子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省文称端氏,今江苏溧水端氏出于此。
端姓名人:
端复初,明时溧水人,本姓端木,官湖广参政。
郡望:东阳。
端姓历史名人
端姓古代名人
端宏明朝,字仲仁,号坦斋,直隶当涂(今安徽省当涂)人。天顺元年进士。天顺四年,授浙江道监察御史,巡视通州、东昌等处。后巡按云南、河南、广西。历任陕西按察司副使、山东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等官职。致仕后,居当涂凌家山下,卒于家。以廉洁著称。
端孝文明朝,一名端木孝文:溧水山(现属乌山乡)人。其父端木以善在明兴武年间曾任刑部尚书。端孝文均极富文采,善于写作,工书法。明初为史官,永乐年间,端孝文由儒士任翰林院待诏,曾出使朝鲜,朝鲜政府深重其才,欲借替其做寿为名厚赠礼物。但端孝文说:“吾持一节来耳,请以一节返”。人皆敬佩,朝鲜政府为表彰他在朝鲜期间的高风亮节,特设立“双清馆”以永为纪念。
端章甫明朝,历官六合、鄱阳县丞,广施德政,民多受其惠。
端姓郡望
东阳郡: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浚县:夏王朝时期,浚地处冀、兖、豫三州之交。商王朝时期称黎,迁都殷后为畿内地。周武王克殷,分其畿内为邶、鄘、卫,浚地属邶、卫,后康叔封卫,领浚地。春秋时期,浚地有牵城、雍榆、顿丘,分属晋、卫。战国时,属魏国。秦置郡县,分属东郡、河内郡和邯郸郡。西汉高祖年间(公元前206~前195年),始置黎阳县、顿丘县。黎阳县治在今大伾山东北,属冀州魏郡;顿丘县治在今屯子乡蒋村附近,属兖州东郡。王莽时(公元9~20年),改黎阳曰黎蒸,改顿丘曰顺丘。东汉复原,隶属依旧。三国时期,浚地属魏国,黎阳县属冀州魏郡,顿丘县属兖州东郡。西晋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黎阳县改属司州魏郡。置顿丘郡,辖顿丘、卫国、临黄、阴安四县。东晋时,浚地先后属晋、后赵、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后燕。东晋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属司州。东晋朝太元十一年丙戌(公元386年),丁零族翟辽袭据黎阳,东晋朝太元十三年戊子(公元388年)在此称王,号大魏天王,辖七郡。后迁滑台。东晋朝太元十四年~二十一年(公元389~396年)间,废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朝太和十八年甲戌(公元494年),废顿丘郡,顿丘县属汲郡(郡治在朝歌城)。北魏朝孝昌年间(公元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顿丘二县,属司州。北魏朝永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分黎阳县置东黎县,县治在今善堂乡临河村南,属黎阳郡。东魏朝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移朝歌县治于今卫贤集,置汲郡,辖朝歌、获嘉、汲县、北修武、南修武、山阴六县。后郡治移至枋头城(今新镇乡前枋城)。东魏朝太平年间(公元534~537年)罢顿丘县。北齐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公元550~577年)间,废黎州,黎阳郡属司州,废东黎县。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改汲郡为卫州,仍治枋头城。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俱罢,黎阳县属卫州。隋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于原东黎县置临河县。隋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临河县。于枋头城置清淇县,属卫州。隋朝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清淇县。改朝歌县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移治卫县。废黎州,黎阳县、临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治所在今大伾山北麓,辖殷、卫、澶、洹四州,领黎阳、临河、内黄、汤阴、顿丘、观城、繁阳、澶水八县。唐朝武德四年,又置清淇县,属卫州。六年,罢黎州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设道,黎州属河北道,辖黎阳、临河、澶水、内黄四县。卫州治由卫县迁至汲县,卫县仍属卫州。唐朝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澶水县并入临河县,临河、内黄二县属相州。清淇县并入卫县,属卫州。唐朝长安三年癸卯(公元703年)复置清淇县,县治在枋头城,唐朝神龙元年乙巳(公元705年)废,入卫县。五代后晋天福元年丁酉(公元937年),黎阳县改属滑州。后晋天福九年甲辰(公元944年),临河县改属澶州。北宋朝雍熙四年丁亥(公元987年),黎阳县改属河北道澶州。北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于黎阳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县城东大伾与居山之间,辖黎阳县,县治仍旧。北宋朝至道三年丁酉(公元997年),改道为路,通利军属河北路。北宋朝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通利军为安利军,军治迁至浮丘山西。北宋朝天圣四年丙寅(公元1026年),卫县属安利军。北宋朝天圣七年丁卯(公元1029年),地震,军城陷为湖,移治浮丘山颠。北宋朝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废军,黎阳、卫县属河北路卫州。北宋朝熙宁六年癸丑(公元1073年),废卫县为镇,入黎阳县,改属河北西路卫州。北宋朝元祐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分黎阳县复置卫县,属卫州。北宋朝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号浚川军节度,旋又改平川军节度,州治在浮丘山颠,辖黎阳县、卫县。北宋朝崇宁四年乙酉(公元1105年),临河县镇宁军,隶河北东路。北宋朝宣和二年庚子(公元1120年),汤阴县属浚州,旋复属相州。金国天会七年己酉(公元1129年),河北路分为东西两路,浚州属河北西路。金国皇统八年戊辰(公元1148年),嫌与宗峻音同,改浚州为通州。金国天德三年辛未(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金国大定二十九年己亥(公元1189年),临河县治没于黄河水患,县废。元初,设省辖路,浚州属中书省(腹里)真定路,省黎阳县、卫县入州。元朝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改属中书省大名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路为府,浚州属中书省大名府。是年十月,改属河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大名府。二年三月,改属直隶(京师)大名府。四月,州降为县,始称浚县,县治徙浮丘山东北平坡。明朝永乐元年癸未(公元1403年),改属北直隶(简称北直)大名府。清朝顺治元年甲申(公元1644年),浚县属直隶省大名府。清朝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河南省卫辉府。中华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三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南省河北道。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设行署(行政公署),浚县属河南省第三行署(驻安阳)。抗日战争时期,浚境三权鼎立。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7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重划政区,浚县属第十三行署(驻辉县平罗镇)。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2月,浚县日伪政府建立,属日伪河南省豫北道(道尹公署驻新乡)。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中共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6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撤销第十三行署,国民党浚县政府改属第三行署(驻安阳)。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8月,日伪浚县政府投降告终。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浚县民主政府隶属仍旧。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国民党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浚县处于“拉锯”战争局面,两个政府驻地及辖区变动频繁。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国民党浚县政府不复存在。1949年己丑10月中旬,浚县民主政府改为人民政府,隶属平原省安阳行署。1952年壬辰10月撤销平原省,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行署。1957年丁酉11月,安阳行署并入新乡行署,浚县随之改属。1962年壬寅12月,复置安阳行署,浚县复属安阳行署。1983年癸亥10月,撤销安阳行署,浚县改属安阳市至1986年丙寅1月8日,后划归鹤壁至今。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东阳堂:以望立堂。
畿内堂:以望立堂,亦称浚州堂、浚县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一、端duā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县、黄骅、围场,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江西之新余,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注引《路史》云:“晋既分,乃封其君於端氏,因为氏。”端氏故城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
2、又据《端家谱》注云:“又出於孔门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以省文称端氏。”此则系端木氏所改。
3、又《姓氏词典》引《姓觿》云:“古有端氏国,灭于晋。晋大夫食采於端,因氏。”此端氏国既“灭於晋”,当与三家分晋后之“封其君於端氏”者不同,端氏国后或有以国为氏者;且,“晋大夫食采於端”,当与“封其君於端氏”亦有所不同,知此当以邑为氏。
二、端
端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端姓起源:
1、古有端国(故城在今山西沁水东北),春秋时灭于晋,晋大夫食采于端,因氏。
2、战国时韩、魏、赵瓜分晋,封晋君于端,子孙因氏。
3、春秋时孔子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省文称端氏,今江苏溧水端氏出于此。
端姓名人:
端复初,明时溧水人,本姓端木,官湖广参政。
郡望:东阳。
端姓姓氏源流
一、端duā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县、黄骅、围场,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江西之新余,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注引《路史》云:“晋既分,乃封其君於端氏,因为氏。”端氏故城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
2、又据《端家谱》注云:“又出於孔门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以省文称端氏。”此则系端木氏所改。
3、又《姓氏词典》引《姓觿》云:“古有端氏国,灭于晋。晋大夫食采於端,因氏。”此端氏国既“灭於晋”,当与三家分晋后之“封其君於端氏”者不同,端氏国后或有以国为氏者;且,“晋大夫食采於端”,当与“封其君於端氏”亦有所不同,知此当以邑为氏。
二、端
端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端姓起源:
1、古有端国(故城在今山西沁水东北),春秋时灭于晋,晋大夫食采于端,因氏。
2、战国时韩、魏、赵瓜分晋,封晋君于端,子孙因氏。
3、春秋时孔子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省文称端氏,今江苏溧水端氏出于此。
端姓名人:
端复初,明时溧水人,本姓端木,官湖广参政。
郡望:东阳。
端姓堂号
东阳堂:以望立堂。
畿内堂:以望立堂,亦称浚州堂、浚县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一、端duā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县、黄骅、围场,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江西之新余,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注引《路史》云:“晋既分,乃封其君於端氏,因为氏。”端氏故城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
2、又据《端家谱》注云:“又出於孔门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以省文称端氏。”此则系端木氏所改。
3、又《姓氏词典》引《姓觿》云:“古有端氏国,灭于晋。晋大夫食采於端,因氏。”此端氏国既“灭於晋”,当与三家分晋后之“封其君於端氏”者不同,端氏国后或有以国为氏者;且,“晋大夫食采於端”,当与“封其君於端氏”亦有所不同,知此当以邑为氏。
二、端
端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端姓起源:
1、古有端国(故城在今山西沁水东北),春秋时灭于晋,晋大夫食采于端,因氏。
2、战国时韩、魏、赵瓜分晋,封晋君于端,子孙因氏。
3、春秋时孔子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省文称端氏,今江苏溧水端氏出于此。
端姓名人:
端复初,明时溧水人,本姓端木,官湖广参政。
郡望:东阳。